当前位置: 魅力成安 > 魅力成安
戴德、戴圣(西汉)
戴氏原为春秋时子姓,宋戴公后裔,以祖谥为氏。传至戴德,世居魏郡斥丘(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即今成安县北乡义村。
戴德,字延君,号称大戴;侄戴圣,字次君,号称小戴。汉宣帝时均立为博士。戴德官至信都王(刘嚣)太傅;戴圣官至九江太守。同受《礼》于后苍,曾选集古代各种礼仪论著,辑注成儒家经典《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为西汉今文礼学“大戴学”、“小戴学”的开创者。故《三字经》中有“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之说。
《礼记》为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其中有《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篇。是长时期积累起来的繁富的礼制。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思想、仪礼、官制、器物等方面的重要典籍。
汉初,秦始皇焚书,《礼》不得传,唯有高堂生能言讲。遂传《仪礼》十七篇于萧奋,萧奋传之孟卿,孟卿传之后苍,后苍传之戴德。后又得仲尼弟子及后学者所记有关礼仪的学说共二百一十四篇。戴德删其烦重而记之为八十五篇,辑成《大戴礼记》(今残)。现在所传的《礼记》为戴圣著《小戴礼记》或称《小戴记》。
戴圣于西汉宣帝时,曾以博士的身份与当时著名文人、学士施仇、梁丘临、欧阳地余、刘向等在石渠阁参加汉宣帝主持召开的评定《五经》同异的御前会议,论定并博采诸家礼说,辑四十六篇为《小戴礼记》。汉末,马融传小戴之学,并增补三篇共四十九篇,即今本《礼记》。
慕容俨(南北朝)
慕容俨,南北朝时成安人,字恃德,是西晋鲜卑族首领慕容的后裔。容貌出众,精通兵法,善骑射。北魏正光年间,河间王元琛率军救寿春,任命慕容俨为左厢军主,屡立战功。孝昌年间,尔朱荣授慕容俨为京畿南面都督、北育太守。时宋带剑谋叛,慕容俨出其不意率兵一举将其擒获,又建战功,封强弩将军,后改积射将军。尔朱荣败后,慕容俨归附高欢,在其部下以功勋卓著历封安东将军、东雍州刺史。北齐天保初年,西魏郭鸾率兵前来攻伐,慕容俨据守阻敌,又建功勋,进号镇南将军,并授开府仪同三司之职。
南梁清河王率兵侵犯郢城,来势凶猛难挡。文宣帝急忙召集众臣商议,需要一个忠勇过人者前去镇守,众臣一致推举慕容俨。慕容俨至郢城,梁大都督侯?、任约率水陆军并力围攻。慕容俨临危不惧,调兵遣将,加强防御的同时,率步骑兵出城奋击,大破敌军,斩侯骁将张白石。后城中粮食渐少,而粮运又阻绝,慕容俨与将士同甘共苦,情同手足,因此从正月一直守至六月,众皆无异志。梁敬帝萧方智见久攻不下,于是向北齐请和。慕容俨奉诏回京,此时他已是憔悴不堪,文宣帝拉着他的手慨叹说:“观爱卿容貌,朕不复相识,自古忠烈岂能过此?”于是进爵为义安王,出为光州刺史,卒于任上。
刘皇后(五代•后唐)
五代后唐庄宗皇后刘氏,魏州成安北乡人。唐末五、六岁时,被晋王李克用裨将袁建丰掳走,献给晋王妃曹氏做侍女。李克用死后,曹氏所生之子李存勖继晋王位。次年某日,曹氏到李存勖居处,饮宴中,命所带侍女吹弹歌唱,以助酒兴。此时的刘女年已及笄,不仅笙吹得好,歌唱得好,而且颇有姿色,存勖很是喜欢,曹氏便将刘女赐与他。
刘氏得此幸运,自是欢喜,便千方百计讨好李存勖。更幸运的是刘氏生了一个儿子,李存勖认为很像自己,十分喜爱,从此刘氏得以专宠,征战10余年,诸嫔妃中唯有刘氏跟随左右。
刘氏的父亲刘叟,是位乡村医生,自号刘山人。自与女儿失散后,一直在千方百计寻找,一个偶然机会得知女儿已经富贵,便去魏州邺城相认。此时李存勖已在魏州称帝,仍用“唐”为国号,史称后唐庄宗。时有三位夫人,刘氏位列第三,她一心想争宠当皇后,正忌讳自己出身寒微,恰此时父亲来认,竞将心一横,怒道:“我离开家乡时,父亲已死于乱兵,我扶尸痛哭一阵才走。你是哪里来的庄稼老汉?竟敢冒充?”随命门卫将刘叟乱棍打走。
刘氏用手段终于如愿当上了皇后。她幼年备受贫苦,现今虽有一切享受,仍热衷于积聚财宝。她派宫监内使到外面做生意,对于四方献给朝廷的贡品都一分为二,一半归皇帝,一半纳入后宫。而庄宗自灭后梁以后,也志意骄怠,使国势渐衰,内乱频起。同光三年(925年),宰相豆卢革因军费支绌,请求发内府金银犒军,刘后竟然不肯,将士闻之皆有离心。
郭从谦反叛,庄宗中流箭,伤势很重,口渴思饮,刘氏派人送了些饮料,自己却只顾收拾财宝,准备逃命。庄宗因流血过多而死后,刘后连最后一面也不见,将金银财宝用袋子装在马背上,与庄宗弟弟李存渥一起逃走,路上二人竟然通奸。她的儿子李继岌因军队瓦解,自缢而死。她逃到太原,乃削发为尼。公元926年,李克用的养子李?做了皇帝,派人到太原赐刘后死,刘后方悔道:“我弃父背夫,是罪有应得!”
王明(北宋)
王明,字如晦,成安城内人。后周末,历任清平、郾城、鄢陵县令,在这三县均有政绩。宋初,任荣州知州,以清廉、干练,升任左拾遗之职。
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宋太祖用兵岭南,王明任随军转运史。他用巧计打下贺州,又与潘美等平广州,以功升秘书少监,为岭南转运副史。他严格要求部下,要体恤民间疾苦,凡没有名科的征敛,一律奏请皇上免除。因治理有方,升任韶州刺史。
开宝七年(公元974年),太祖即将用兵南唐,以王明为黄州刺史,随后又为池州至岳州江路巡检,以战绩升都部署。王明计袭南唐大将朱令?,将其擒获,金陵遂下,南唐亡。王明被召为右谏议大夫,判三司事,后官至礼部侍郎。契丹骚扰边境,朝廷派王明出知真定府,敌见这位文武全才守边,料不能得逞,遂退兵而去。王明卒年73岁。
王广渊(北宋)
王广渊,字才叔,成安县城内人,系王明曾孙。宋庆历年间,他将王明所著《家集》献于皇帝,宋仁宗念其先祖王明功绩,封王明后入官职,广渊让于其弟广廉。他自己刻苦攻读,不久考中进士,授大理法直官,负责编排中书文字,裁定御史十卷,受到仁宗嘉奖。神宗时,王广渊任齐州知州,到任时恰逢春播季节,而当地百姓却十分穷苦,一些富户趁机兼并土地,大放高利贷。广渊向上级要求,从上交的钱帛中留下50万,以低息贷给贫民,不仅解了百姓燃眉之急,还可年获息25万。当时正在实行变法的宰相王安石认为此法可用,并认为广渊是个人才,于是调至京城,准备委以重任。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吕公著等闻知,为削弱革新派力量,阻挠变法,就查访王广渊的历史,以其旧事将其弹劾。这时,恰遇地方官刘庠违背朝廷新法法令,不向农民散发青苗钱,王安石奏明皇上,改派王广渊到河东,提升为宝文阁待制,任庆州知州。以后又升为龙图阁直学士。卒年60岁。逝世后,朝廷追赠为谏议大夫。
候服 (明)
侯服,明成安岁贡。任即墨县丞时,值朝廷命地方政府以银买米,有皇亲继宗、显宗兄弟二人欲揽下此事,想从中大捞一把。但又担心正直的侯服,就派使者给侯服送钱贿赂他。不料侯服不吃这一套,拒不收钱。使者完不成使命,竞训斥起侯服来。刚正不阿的侯服就命衙役将使者打了一顿板子。继宗恼羞成怒,就嘱某观察使找了个罪名,要将侯服治罪流放。其子侯琛击鼓诉冤,被下到牢狱。继宗又贿赂当事者,要他们严刑逼供。但侯琛拼命一呼,刑具竟然折断。如是者达7次。问官心中害怕,只得据实上奏。皇帝英宗得知此事后,对李文达说:“皇亲怎么能这样呢?”于是剥夺了继宗的官职,其党羽也被治罪。侯服经过此事后,不愿做官,便辞职回乡,老死于家中。
李果(明)
李果,字尚用,明景泰元年(1450年)成安举人。担任平阳通判,分理易州。当地有豪强,经常做恶,不思悔改。李果将利害祸福讲给他们听,提出做恶者必无好下场,使其幡然醒悟,改恶从善。李果任杭州同知期间,组织民众修筑湖堤,以防备水患,百姓非常感激,有“开湖伟绩千秋利,捍海高名万古传”之诗来赞扬他。后升任济南知府。他一生多有著述,详情见《文化卷》。
袁魁(明)
袁魁,字子选,成安史庄人,生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隆庆二年(1568年)20岁时中进士,任阳曲县知县,断案办事非常老练,就象已有多年经验似的。晋王倚仗势力强占民田,派丁派夫供自己使役,官吏们都不敢过问。袁魁到任后,不惧豪强,查退他强占的民田2万亩,民夫300名。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后来终因为秉性刚直,不能与世俗同流而被罢官回乡。老死于家中。
冷于冰(明)
冷于冰,字不华,成安城内西街人。自幼聪颖,读书目下十行。为人正直,写一笔好文章。他在京城曾为一位姓赵的公子写了一篇20岁寿辰的寿文,受到世人的称赞。相国严嵩听到后对他非常器重,被聘为幕客,大小事都要与他商量。御史张?,因山西出现严重荒旱而报请皇上紧急赈灾,并指责严嵩知情不报,封锁皇帝视听。严嵩又急又恨,命冷于冰草疏为他辨护,并诬告其谎报灾情。于冰为了山西百姓的利益坚决不干,严嵩大怒,对他进行威胁。于冰不屈,告辞回家。为免于严嵩的迫害,便隐于他乡为道。清乾隆年间,有名李百川者,以冷于冰为主人公,创作了长篇小说《绿野仙踪》。
张沆度(清)
张沆度,字鹤樵,北鱼口村人,生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自幼聪明好学,写一手好文章,别具风格,不同一般,从不受旧学的束缚。他尤其善于书法。曾写杜甫的诗秋兴八首,刻在石上存藏在家中。
张沆度14岁中秀才;18岁嘉庆辛未年(1811年)中举人;道光九年(1829年)中进士。授任翰林院庶吉士。
后受命盘查仓库。这种事向来是由前任和后任通融交接互分好处的事,名为盘查,实际上只走走过场。但他偏要认真盘查。查到一半,当权者怕查出弊端,疏通主管部门撤销了他的职务。张沆度看透官场不可为,便慨然弃官。后为正定阜平书院山长,从事讲学授业。数年,郁闷而卒。
池 录(清)
池录,字采臣,城内东街人,幼年读书,过目成诵。后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去到天津跟某画师学画。他努力学习潜心研究,不几年便学成了一手好画,就靠画画来维持生活。 他对花卉、人物无不擅长,尤其精于画竹、兰。求画的常摩肩接踵,得到他的画都视为珍宝。他生性旷达,不重钱财,所以作画数年仍然一贫如故。晚年回到故里也是孓然一身, 潦倒终生。
黄金诏(清)
黄金诏,字纶甫,北郎堡人。天资聪明,喜好读书,善写文章,他的书法尤其精湛,很多人临摹效仿。年纪不大就得中秀才,同治元年(1862年)为拔贡。与堂兄金科分家数年后,兄家衰败,借债累累,正此时兄又死去,留下两个幼小的侄子。金诏便为哥哥经管家业,教导侄儿。来讨债的,用自己的钱代为偿还。经他数年代为经营,家业复旧如初。
同治二年(1863年),北郎堡村数次遭到土匪的蹂躏,被杀者数十人,房屋也被焚烧破坏,惨不忍睹。金诏便与族兄金策及乡亲赵炳、杨元吉商议,筑寨防匪,数十天完工。土匪又来掠抢时,邻村遭难,而北郎堡村得保安全,百十邻村人前来避难的也得以保全。因此,乡亲父老对黄金诏等的义举大加赞扬。
金诏晚年学医,尤其精于咽喉病的治疗,来家求医的络绎不绝。还经常舍药给患者,经他施舍不知治好了多少病人。乡邻们为表对他的感激,特送“惠孚桑梓”门匾一块。
王梦熊(清•1843~民国•1919)
王梦熊,字谓岑,县城内人。幼年聪慧,日读万言,乡里间都视之为神童。稍大,便到京都求学,拜师于中丞倪豹岑。由于学业优异,老师对他非常器重。16岁参加童子试,夺得第一名,成为生员。同治元年(1862年)中举人。同治四年、同治十年皆予举荐,但未被受纳,遂不再参加科考,以知府需要而到河南。在河南历办固始、赊旗、禹州诸地专卖事务,均立大功。适值郑工石桥决口,开、陈所属十几个县洪水遍野,人民离居逃荒。于是就派王梦熊到朱仙镇去办理扶民救灾事宜。救灾中他悉心募捐筹款,施粥赈衣,日夜不息。历经10个月,救活人数达10余万,遂升任归德知府。在任期间一向听断明决,并为文正书院捐款以做其膏奖,诸生感激特刻碑纪念。后调任怀庆府,仍是爱民勤政,廉洁奉公。民间因争水利械斗连年,梦熊到后,据理剖断,使多年的纷争得到解决。升道员,任善后支应局总办。又以江苏、安徽、河南三省围剿涡阳土匪有功,保加二品顶戴。
1900年庚子之变(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中丞裕寿泉派兵勤王,王梦熊负责筹饷运械,相倚如左右手。又因筹办嵩武军饷有功,加一品封典,为荣禄大夫,署理粮储盐法道。他在河南整顿通省车马,筹办学堂、巡警,改良监狱,并为百姓裁减浮派,办了许多实事,被保举加按察使衔。河南巡抚又表奏朝廷,请王梦熊署理开、陈、归、许、郑河务兵备道,王不辞辛苦,在工地率领官役大力巩固堤防,使黄河安全度过伏汛,立下功绩。陆军部又表奏请其调查河南陆军财政局会办,河南巡抚复委托其总办陆防军械局,均很好地完成了使命。王梦熊以干练著称,朝廷正待委以重任,他却急流勇退,以父年老而弃官还乡。回原籍后,仍遵循乐善好施的家风。卒于民国8年(1919年),享年77岁。
耿长江(1843~1926)
耿长江,字德盛,道号明恩(因传佛道,故有道号),北鱼口村人。幼年聪明伶俐,母亲勉励他说:“我们家世代书香,家中藏书甚多,不可不读。”16岁上失去了父亲,加重了他的家务负担,遂半耕半读。闲暇时学习医术,因以济世救人。日久天长,医术精通。并得高人传授专治疔毒,一经治疗,立见奇效。一日,南彭留村一人得了疔疮非常严重,请耿长江前去诊治。耿诊后说:“再晚一时,性命难保。”说着便立刻给他开刀做了手术,不几天即痊愈。
晚年,医术更精,被他治好病的人数不胜数。而且不论贫富,有请必到。因此在他庭前总是车马盈门。年老体衰不能出诊后便让他的四子廷梧代为诊治。
宣统二年(1910年),他劝各村栽树。在他的倡导下,北鱼口村东沙地栽植了许多树木,除桃、梨、杏、李等果树外,遍栽柳、榆。民国9年(1920年)大旱,夏无收,秋无禾,村民采树叶砍树枝救活了这一方百姓。栽果树的人家更是发了家,由赤贫而达小康。民国15年(1926年)八月病卒,享年84岁。
韩体乾(?~1920)
韩体乾,字健臣,西姚堡村人,成安县最早的同盟会员和国民党员,民国初成安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三烈士之一。他秉性刚直,幼有大志。稍大,入家庭私塾读书,受父兄教导,文章豪洒与众不同。应童子试为全县冠军。后被选为拔贡。但他追求革命新思想,鄙视科举。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热烈渴求新知识,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学校。求学时经王祯介绍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即在天津搞秘密工作。民国元年(1912年),被选为直隶省议会议员,在议会宣传革命道理。复在成安县设立国民党支部,充任部长。积极开展工作,发展党员,全县入党人数约五、六百人,使全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空气大为高涨。他又在本村创立义兴工厂,注重民生主义,使工人们也能明了革命。在任县劝学所所长后,锐意扩办学校,振兴教育。
民国6年(1917年),直隶省省长曹锐专政,仇视国民党,密令各县县知事,捏造事实,罗织罪名,陷害国民党员。成安县知事林蓬春贪婪成性,为讨好上司保住纱帽,密令逮捕韩体乾和其他著名党员。事泄,韩体乾弃家丢职潜逃湖南,投效军界3年,始终未忘宣传革命。民国9年(1920年)农历七月间因事回乡,被林蓬春侦知,以扰害治安罪解至天津高等审判厅。数次严刑审讯,未查出任何实证,遂用毒药秘密毒死狱中。
李兰(1885~1920)
李兰,字香亭,成安县城内北街人,民国初成安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三烈士之一,生于1885年。天性勇猛,自幼不避危险,常与小伙伴比量武力。稍大,入学读书,他不畏权贵,抱着改革封建政治的思想,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考入保定警务学校,以期增加新政知识。正好遇同盟会有会员在保定秘密工作,有此机会非常高兴,遂托张纪五介绍加入同盟会。入会后在警务学校秘密开展革命。毕业后任成安县警察教练员,便乘机对警士宣传革命,使他们认清政治的腐败。又在县城内设立恒丰书局做为秘密机关,藉以联络各小学教员、学生,输入革命思想。民国元年(1912年),李兰在本县国民党支部充任交际股干事。二、三年间,由于诸党员的共同努力,使全县人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大为提高。到直隶省长曹锐专政时,对国民党三民主义极力反对,密令各县知事设法严惩。县知事林蓬春素知李兰为国民党干员,便将他诱至县署,声称奉令逮捕,遂即将他入狱。至民国9年(1920年),将他与韩体乾同时解往天津,一并毒死于狱中,时年35岁。
李鹤云(1883~1920)
李鹤云,字冲霄,后杨寺村人,民国初成安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三烈士之一。性沉静,有毅力,自幼喜爱读书。稍大,受父兄教诲,议论超群,常阅读历代史学,批评政治得失,因学业好,他被选为廪膳生,参加府试,名列前茅。但平素鄙视功名,遂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考入保定师范学校,以期研究新学,改革政治。适值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有会员在保定秘密工作,经张纪五介绍加入同盟会。入会后,在学校秘密宣传革命。毕业后任丰县高等小学教员,在讲课时也给学生灌输革命思想。宣统三年(1911年),任成安县高等小学校长,在校内设立秘密工作机关。于民国元年(1912年)充任本县国民党支部宣传股干事,从事宣讲革命工作。获悉曹锐通令逮捕革命党后,遂逃往北平。当得知韩体乾、李兰等被捕解往天津,竟被毒死狱中这一惨痛消息后,心中大为不平。遂潜赴天津,欲炸死曹锐,为韩、李诸同志报仇。但由于曹锐防卫过严而无从下手,因此气愤填胸,肝气大发,竞死于天津客栈。时年37岁。
李青云(1903~1934年)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央红军的序列中,有一位曾参与发动和组织著名的宁都起义,因英勇善战、指挥有方,在半年的时间内由团长升为军长的红军高级将领,他就是李青云烈士。
青云字梯青,成安县贾庄人,1903年3月出生于一个中农家庭。幼时跟外祖父读私塾,1916年考入县城国立高小,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两年后毕业,到东范疃小学任教。时值丧权辱国的北洋军阀当政,成安一带又逢大旱,社会非常黑暗。青云忧国忧民,于1920年秋毅然远走武汉,考入湖北军阀肖耀南办的讲武堂,决心学好本领,为民众出力。因成绩优异,毕业后留任军事教官。1926年北伐军攻克武汉后,讲武堂改为黄埔军校武汉分校,青云成为一名活跃分子。1927年7月汪精卫叛变革命,大肆逮捕和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青云化装成农民方逃出武汉,回到家乡。
1928年,冯玉祥所部西北军路经贾庄。青云早知冯是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于是投身西北军,任二十三军军部上尉参谋,开赴陕西。在这里,他结识了“真正不要钱的将军”——参谋长赵博生。他们意气相投,一见如故,赵博生视青云为心腹,青云视赵博生为知己。1930年,赵博生调任十四军参谋长兼特种兵旅旅长,他随之将青云调来任特种兵旅旅部副官长。是年蒋、阎、冯大战后,冯玉祥被迫下野,赵博生、李青云、孙毅、郭如岳等不甘受蒋介石的改编,树起起义的旗帜,番号定为“三民主义救国军”,由赵博生任军长,孙毅佐之,李青云任一支队队长,郭如岳任二支队队长。由于没有先进政党的领导,起义不久失败,部队被迫接受编遣,李青云和郭如岳被编到五十八师一七三旅旅部任参谋。赵博生建议他们去驻山东的二十六路军七十三旅董振堂那里,等待时机,另谋出路。
董振堂与赵博生是同乡、同学,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一个正直的爱国军人。他将李青云安排在旅部任少校参谋,郭如岳任上尉参谋。不久,赵博生也应二十六路军总指挥孙连仲的邀请,就任二十六路军参谋长。
1931年2月,蒋介石命令二十六路军开赴江西“剿共”,李青云决心到江西前线寻找共产党。3月下旬,他所在的二十五师进至江西宜黄。在这里,与赵博生合计,他秘密到上海寻找曾在西北军工作过的共产党员刘伯坚,但没有找到。与此同时,二十六路军中的地下党员也在积极寻找党的上级组织。七十三旅的上尉参谋刘振亚,是大革命失败后潜伏下来的少数党员之一,他让党员袁汉澄(袁血卒)到上海与中央取得了联系,随后开始在二十六路军开展秘密工作。刘振亚首先发展李青云加入中国共产党,青云激动地说:“我找党已经找了好久,没说的,以后这百十多斤就交给党了。”他入党后积极开展活动,介绍学兵连的王际坦(王幼平)入了党,进驻宁都后又介绍老战友郭如岳入了党。
七十三旅学兵连的学兵多是失学、失业的学生,易于接受革命思想。地下党为了抓住这支力量,先是活动李青云、刘振亚兼任教官,接着又由李青云担任了连长,在学兵连陆续发展7名党员,加上李青云与王际坦共9名党员,成为二十六路军中党员最集中的骨干力量。受地下党的派遣,青云到上海向党中央汇报了二十六路军情况。根据中央指示,在二十六路军秘密成立了中共特别支部,下设官长支部和士兵支部,青云任士兵支部书记,参与了策划起义的一系列工作。12月初,已经成为共产党员的赵博生获悉情况有变,立即与李青云、董振堂商量,火速派人去苏区请示,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他们立即着手组织起义。为熟悉到苏区的道路与地形,李青云以演习为名,连续几天将学兵连拉到野外。1931年12月14日夜,二十六路军起义成功了。次日晨,全军奔赴中央苏区,改编为工农红军第五军团,李青云被任命为一二九团团长。
1932年2月下旬,李青云所在部队接受了第一个战斗任务——援助红军三军团打赣州。随后,所部又加入毛泽东率领的东路军,东征福建,先后占领龙岩、漳州,在战斗中,李青云身先士卒,光着膀子,手舞银光闪闪的大刀跟敌人拼搏,带领战士冲锋陷阵,屡建战功。漳州战役后,他升任红四十三师师长。7月,红一、三、五军团追敌于广东境内,在水口与敌激战3天3夜,击溃了号称精锐的粤敌十七、八个团之众,保卫了苏区南部边疆,受到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嘉奖。青云因指挥有方,表现出色,升任红十五军军长,成为我军早期的高级将领。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重兵,对中央苏区开始第五次“围剿”,以“保垒主义”的新战略向中央苏区内部压来。面对强敌,“左”倾机会主义者实行“六路分兵”、“全线抵御”的错误方针,要“御敌于国门之外”。结果仗越打越被动,根据地越打越小。李青云率红十五军,担负着在苏区北线抗击敌人进攻的艰巨任务。环境十分艰苦,恶仗一个接着一个,他的身体被拖垮了,1934年夏患了疟疾,仍带病坚持指挥部队作战,结果病情越来越重,竟至高烧、昏迷,在送往后方医院途中,于永丰县藤田附近,这位年轻的红军将领,带着他未酬的壮志,阖然与世长辞,长卧于苏区的青山之中,时年仅3l岁。
乔瑞生(1910~1938)
乔瑞生,成安县最早的共产党员,成安县党组织的创始人。原名书麟,字瑞生,1910年农历4月22日生于大霍村。8岁,开始在本村上小学,1925年15岁时考入县立高小十六班。在校刻苦勤奋,品学兼优,深得老师和学友的爱戴。他很小就爱看《水浒》、《岳飞传》、《杨家将》等歌颂民族英雄的书籍,养成了抱打不平的性格。
1925年,县官府与地方豪绅相互勾结,鱼肉百姓,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百姓实无力应付。乔瑞生目睹现状,激奋异常。1927年春节后,为寻求救民之路,到磁县二岔口加入了民间秘密会社——天门会。回村后设坛,组织会队,他任“文武传师”。当时瑞生年仅18岁,被誉为“十八传师”。这位热血青年,以满腔激情,在本村和周围村庄积极发展会员,捐大户,惩地主,向旧社会制度发动猛烈进攻。他与黄纱会、红枪会首领取得联系,决定联合在一起,发动会民暴动。农历五月初,大霍村天门会首先枪挑了与会民作对的北鱼口恶霸地主孙武奎。三月三日,三会会众在店上围困县保卫大队,将大队长林长胜枭首。三月十九日,三会攻打成安县城,乔瑞生指挥天门会负责攻南门。数万会众声势赫赫,守城奉军吓破了胆,很快将城攻克。这次暴动充分显示了广大贫苦农民团结起来的巨大力量,是对反动统治阶级一次沉重的打击。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不懂得打破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自己的政权,一些领导人攻下县城后热衷于建立三大队,与官府共同维持县政,最终落个失败的下场。
乔瑞生不愿与官府合作,愤然退出三大队,重新寻找革命道路。经同学介绍,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同盟会。1928年初,由肥乡杜秀生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成安县第一名中共党员。入党后,他在本村和周围村庄秘密活动,至1929年发展党员20多名,并先后建立起大霍村和小霍村两个村党支部,他任大霍村党支部书记。
他还在临漳开展秘密工作,因被官府发觉,不便继续在家乡活动,于是通过组织到南京找党,后又去江西找红军,途中历尽千辛万苦,终未找到,1932年冬到临漳县杜村当了教师。
1932年,在中共直南特委王子清、陈少敏、王从吾等领导下,乔瑞生回到本村继续以教书为名,开展党的工作,并在本村建起了农民夜校,传播革命道理,唤起民众。
1936年,成安县教育局腐败不堪,任人唯亲,教师生活待遇很低,乔瑞生和其他党员发动领导了全县教师增资罢课斗争,并带领130余名教师到教育局请愿。教育局迫于压力,不得不答应条件。增资斗争取得了胜利,扩大了党的影响。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大举南侵,乔瑞生以一腔炽热的爱国之心,在全县奔走,和其他党内同志一起,号召各界民众迅速行动起来,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中去,使成安县的抗日气氛十分浓重。
1937年10月份,日寇制造了震惊华北的“成安惨案”,城乡被屠杀5000余人。乔瑞生心中十分沉痛,为组织起来抗日救国,于次年4月,他与刘振华等共同发起,在钟楼寺召开了抗日积极分子会议,成立了“成安县抗日青年救国会”,乔任秘书。得知八路军东进抗日,他积极与上级联系,要求派人开辟成安抗日工作。6月中旬,上级派来了党的负责人和抗日县长,成立了中共成安县工作委员会,乔瑞生任组织部长。此后各级党组织和各方面抗日组织很快建立,成安县的抗日工作形成高潮。
为了开辟临漳县的抗日工作,上级委派他担任临漳抗日县长。他到职后,以惊人的工作毅力、丰富的斗争经验,很快打开了局面,建立健全了县抗日政府,充实了县大队的武装力量。但由于当地情况非常复杂,在1938年8月6日召开的部队、政府联席会议中,乔瑞生竟饮弹身亡,时年仅29岁。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张俊(1885~1939)
张俊,河疃村人,1885年生于贫农家庭。迫于生计,于1918年赴法国做劳工。在此期间,受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影响,回国后于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积极参加党的活动,秘密发展了白光、陈瑞、陈岱、刘荣廷等十多名党员;先后在道东堡、东关北、河疃等地建立了地下党支部。
他善于做鼓动和组织工作。他的讲话鼓舞了很多人士奋起抗日,走上革命道路。1938年一次在广平胜营村的街头向群众演讲,宣传抗日救国,他那通俗而又形象的语言,吸引了满街人,人们慷慨激昂地高喊抗日口号。东大姑庙的陈金斗(后任抗日区长)就是在这次听了张俊的讲话,颇受感动,遂即要求参加共产党的。
1939年2月,张俊被选派到中共中央党校第二分校学习,学习期间曾受到朱德总司令的接见。后历任中共成安县中区委书记、县委委员、组织部副部长等职。不幸于1939年6月遇难,时年54岁。
贾栋(1914~1939)
贾栋,字良才,1914年出生于成安县李家疃村一个农民家庭。父母以农为业,家境比较贫寒。本人自幼在本村上私学,少年时在县城内上高小,聪明伶俐,智慧过人,善于团结贫苦同伴,每次学校考试都是前三名。幼小的心灵种下了民族仇恨,对当时的社会非常憎恶。1930年,贾栋17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大名第七师范学校。入校后即入读书会、共青团,不久转为中共党员。在学校党的领导下,宣传马列主义,散发革命传单,开展各种革命活动,是学校党的活跃分子之一。1931年因参加组织农民革命运动,被大名国民党县党部逮捕,入狱坐牢,受尽了肉体和精神折磨,但始终坚贞不屈,后在学生的强烈抗议下出狱。1933年,贾栋积极参加了大名七师反对反动校长郭呜鹤的斗争,和党员及进步同学一起,揭露和批判郭鸣鹤禁锢学生思想镇压学生运动的罪行。学潮失败后,即被反动当局开除学籍。此后,他在直南特委王从吾、陈少敏、王明等领导下,开辟成安及周围县党的工作,和本村党员先后发展党员三、四十人,组织贫雇农向封建地主作斗争。在斗争中组建了李家疃党支部和安重村党支部,带领“传单队”、“粉笔队”宣传革命思想,开展革命活动。1936年秋,他和本县党员乔瑞生、于?、陈瀛等,发动和领导了成安县小学教师“增资罢课”斗争,取得了胜利。1937年参加“成安县抗日青年救国会”,搞募捐、搞宣传,为抗日救亡作出了贡献。1938年,成安县委、县抗日政府成立后,贾栋参加了战委会等组建工作,任南区战委会主任,主持南区抗日救亡工作,并任县政府教育科巡视员。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下,他出生入死,同敌人进行了顽强搏斗。成安县抗日大队成立后,贾栋任第一中队指导员,拿起枪杆子,带领部队参加了李家疃战斗、抹疃战斗等。他在战斗中,作战勇敢,不怕牺牲,身先士卒,受到了指战员的称赞。1939年,日伪势力太强,成安县大队转移到外县作战,贾栋受上级指示,坚持在本村斗争,组织民兵自卫队,同日伪、汉奸周旋,经常和民兵一起破敌人公路,割敌人电线,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威风,鼓舞了人民的抗日士气。因此,敌人非常怕他、恨他。这年旧历五月初四,由于叛徒告密,李家疃伪团团长董庆章勾结日寇,将其杀害,时年仅27岁。
连庆昌(1891~1946)
连庆昌,字景五,北徐村人,生于1891年。家道富裕,有田400余亩,骡马车辆齐全。笃信基督教,为人忠厚、温和、善良。且行善好施,不论本村,还是三里五乡,行人过路的,只要有困难相求,慨然应允。尤其对有孝行者,不论为父母医疗疾病,还是买棺材殡葬,必解囊相助,从无吝惜。
过去,穷人买不起牲畜,吃米吃面全仗人推笨重的石磨石碾,家无壮年劳力只有妇孺者,磨碾更是困难。连庆昌在他家安起石碾一盘,石磨两盘,再购买驴牛,专供困难户使用。
1920年,他目睹本村因家贫失学儿童太多,甚感痛心,遂锐意创办学校,把座落在十字街往东路北的本宅前院腾出,整修粉刷,改为教室两座、男女教员室两座、厨房一座、学生宿舍一座,并添置了桌凳、黑板,创建了“真光初级小学校”。先后聘请男教员有:牛慕陶(大郭庄人)、史培元(亦村人),女教员有:傅崇智、张××(后裴里张老喜女)等。
连庆昌思想进步,使女子也有受教育机会,实行男女合校,这在本县还无先例。学生多达80余人。书籍文具都由学校供给,穷人子弟及外来求学的免费膳宿。如北豆公毛光新、亦村史鸣球、临漳范鸿文、张横城张文贵、张文德等均是。
连庆昌为振兴成安教育勤恳辛劳,十数年如一日,乡里传颂。1934年,县长李熙章特赠“嘉惠菁莪”匾一块,悬之门额。
除办学校造福桑梓外,连庆昌对发展农业也很重视。他于1935年,从外地引进优良棉种金字棉和斯字棉,在本县大力推广,使棉花获得大丰收。1946年病逝,享年55岁。
张荫三(1883~1948)
张荫三,名庭槐,荫三是其字,商城镇张辛庄人。其自幼天资聪慧,热爱学习,经常阅读古典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逐步养成了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的侠肝义胆。民国九年(1920年)冀南一带大旱,颗粒不收。为了帮助乡亲解决生计,他发起举办了有900人参加的纺织厂,用旧式纺车、旧式布机纺织土布,并由他负责征资、推销。民国十年(1921年),为了办学校,他与王永丰等将何横城村奶奶庙神像砸毁,于1924年在这里创办了磁县第七高小(当时属磁县),后又在商城南寺建立了分校,为此受到巫婆神汉老善友们的咒骂。1927年,他又联合王永丰、孙贵卿、李香亭等人在西大沙创办利华林场,栽植刺槐、青杨2500余亩。
1936年,张荫三组织东三约(即商城周围38个村的总称)群众抗捐抗暴,并带领群众到磁县县城游行示威,遭到反动政府的悬赏通缉,被迫逃往武安避难。
抗日战争开始后,张荫三出于爱国之心,积极投入抗日工作,并于1941年组织10人团到太行山根据地参观,向邓小平政委、杨秀峰主席汇报了日寇屠杀人民的暴行,要求领导派部队开辟磁东地区。此次经王维纲推荐,张荫三参加了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会议,并担任了参议员,受到朱德总司令、刘少奇、周恩来、杨秀峰、薄一波等领导接见。
上级领导接受张荫三等人的意见,派人员加强磁东的抗日工作,建立了磁肥地区办事处,在张荫三家建立了秘密交通站,由张荫三任站长,往来转送信件,并接待、掩护、护送抗日工作人员。为此,曾被日伪抄家两次。1942年5月,宋任穷带领300名抗大毕业生过平汉路,行至商城,一名人员因掉队被伪军俘获,张荫三等立即组织地下力量进行营救,成功后由他护送安全转移。他还护送过陈再道、刘志坚、王宏坤等许多首长。
解放战争时期,他于1945年、1946年又先后参加了南宫和邯郸召开的边区参议会,为边区的工作出谋划策。1948年因病逝世,享年65岁。
王雅南(1907~1955年)
王雅南,名学献,河疃六排人,本县县立高小第十三班学生,毕业后,为求深造,考人大名法文中学。
王雅南家道小康,虽有土地300余亩,但生活俭朴。见本村儿童因家贫不能入学读书,甚为惋惜。于1931年,将家中8间房腾出,置桌凳黑板,自任教员,创办了“新民初级小学校”。对贫寒儿童,一切书籍文具概由他免费供给。学生日渐增多,又聘请王茂修(本村人)为教员。他家300亩土地,年收入除家里消费外,全部供学校开支。至1937年共招5个班,学生百余名。王雅南先生年轻有为,教学认真,在全县春秋两季观摩会上,屡获乡村小学优等。他还注重爱国教育,请人教学生劈刀刺枪,进行军事训练,在全县比赛获第一名。1934年,县长李熙章特赠“尚义树人”匾一块。表扬他热心办学的精神。1935年县教育局推荐他参加在庐山召开的“全国儿童教育会议”,受到更大鼓励。
1937年,本县沦陷,学校停办。后应邯郸第二怀幼小学校长池昆庵邀请,去邯教书。1950年被邯郸县霍北村聘请任小学教员,1955年病逝,终年48岁。
史鸣球(1903~1962)
史鸣球,名钦泽,字鸣球,生于1903年农历2月13日,徐村乡亦村人,进步民主人士。
1922年,赴河南省许昌教会中学学习,后考入开封圣安得烈英文专科学校继续深造。因军阀混战,政局动荡,毕业后回乡务农。他十分重视农田改良,动员群众打井,兴修水利。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南侵,盗贼蜂起。在这民族危亡之时,共产党号召各界人士团结起来,一致抗日。1938年,成安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经县战委会刘晓风介绍,鸣球参加了县抗日政府工作,任财政科长。他工作热情、负责,不但筹集了大批鞋袜支援军队,还协助粮秣科完成粮食征收,保证了军队和政府的供给。
1940年,由于汉奸董庆章告密,鸣球家被日本鬼子围抄,所幸事先李玉如给他通了消息,全家方得以逃往临漳东营。1943年11月,临漳土匪郭青又派人抓他,因群众大力帮助,又一次幸免于难。
1944年,他到临漳慈惠善社以教书为名,担任地下交通工作。
在抗日战争时期极其残酷和险恶的情况下,史鸣球曾掩护了不少抗日人员,如县大队副大队长信仁建、抗日县长张西三等,都在他家住过。
解放后,于1946年任本村小学教师。1949年受命与吴荫荣、王达三一起筹建县师范学校。他勤勤恳恳、不分昼夜,跑材料,凑资金,找教师,经艰苦努力,终于按期完成筹建工作。此后,他任县第五完小校长。1950年负责开办县干部业余学校,先后任教务主任、副校长。1952年被选为县人民代表,同时当选为县各界协商委员会副主席、省人民代表。1956年,当选为成安县副县长,主抓文教、卫生、统战工作。他热爱文化教育事业,尊重重视知识分子,经常去学校和各单位指导工作,鼓励师生同心同德办好学校。当时成安县两处中等学校(县中和师范)搞得有声有色,分别被定为省、地重点学校,这与他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1958年成安并入磁县后,他任磁县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
1962年1月24日病逝,享年60岁。
李同云(191l~1978)
李同云,字子同,南甘罗村人,地主家庭出身,幼年读私塾,练就一笔好字。
1926年考入城内高小,后到永年和大名中学学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目睹祖国大好河山的沦陷,激起了无比的义愤,积极组织同学上街下乡宣传抗日救国。1933年他中学毕业后,于1935年任本村小学教师。1938年参加县抗日政府工作。是年农历8月初6日拂晓,日伪袭击当时正在大堤西的县抗日政府人员。转移时,李同云走到村西头已看到敌人,忽然想到村中还有同志未走,遂不顾危险,急忙跑回喊醒了正酣睡的刘振华、张克勤和陈致远,使他们脱离了危险。后来他辞职回家后,仍不断做一些抗日工作,如为抗日政府存款、保存枪支、传递信件和营救被捕人员等。
李同云还为抗日政府书写标语、布告。他的字写得好,喜欢书法已达到入迷的地步,即便是走路也常书空练字。有一个解放前3岁时卖到山西的孩子,解放后回来找家,连村名都忘了,唯一记得的一件事就是村中有一个边走路边比划着练字的人。这一说人们便知是说李同云。他的字体以南宫碑为主,人称“飞笔李同云”。解放后,他仍经常为政府书写布告和标语。
1948~1951年。李同云先后任中甘罗、东辛集、城内一高教师。1951年5月任成安师范学校(1962年与中学合并)教师。在职期间工作积极肯干,曾被评为模范教师;是成安县第二届(1956年)至第五届(1963年)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3年还被选为出席河北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2年6月退休回家后,仍保持着工作时期的一股热情。他在村里办义务教育、政治夜校,还经常参加义务劳动,为各界人士书写字画、字帖等。1973年,被地区评为离退休干部先进工作者。1978年10月13日因病治疗无效而逝世,享年67岁。
王雪涛(1903~1982)
王雪涛是当代著名的国画家。原名王廷钧,字衡臣;后改名涛,字雪涛,本县城内北街人,生于1903年。自幼受其兄王辅臣的影响,酷爱绘画艺术,常闭门伏案习画。16岁时考入直隶高等师范手工图画科学习,结业后到河北定县县立师范和省立十三中学任图画教师。两年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同时,应北京师范和中学之聘,教授图画。
王雪涛坚持民族气节,当北平沦陷于日寇之手后,他拒不事伪,愤而辞去教学职务,以卖画为生。迫于生计,曾携家小六口,几迁其居。
王雪涛曾先后拜老一辈著名国画家王梦白、陈师曾、齐白石、陈半丁等为师,不仅学会了他们的技巧,而且融会各人所长,自创新风格。这期间,先后在四平、沈阳、大连、北京、天津等地举办画展。他的画有时兼工带写,有时用大写意以至泼墨狂染。对花卉、翎毛、人物、山水等各种门类,无所不能。在技法上变化多端,丰富多彩。表现方法之神妙,叫人难以捉摸,受到很多新老画家的称赞。
解放后,王雪涛获得了新生。在北京市委领导下,他积极联络首都美术界,特别是国画界和工艺美术、古典器乐界,成立了“北京市书画古琴联谊会”,雪涛被推举出来主持其事。进而他又联络了北京市各方面的美术工作者,成立了“北京国画界联谊会”,又被公推为主要负责人。他任劳任怨,热心为大家服务,赢得了画界的威望。他以很大热情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画笔为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和福建前线将士等捐赠慰问品。1954年应中央美术研究所之聘,任研究员。为了使中国画得到普及与发展,培养国画人材,根据周总理的建议,文化部筹建中国画院,王雪涛参与了筹建,并在画院成立后任院务委员兼画师。
1956年,王雪涛参加中国文化代表团到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访问,考察了欧洲艺术,了解并联系欧洲中国画坛故旧。他沿途即席挥毫表演,积极宣扬祖国文化艺术,提高中国画的声誉。这时,王雪涛正值年富力强,其功力坚厚,笔法娴熟,已到炉火纯青地步,可谓鼎盛时期。 1978年任北京画院院长。
王雪涛在绘画上有很深的造诣。他汲古人之精,荟今人之长,不断创新,自成一派。在治学上,有独特见地,学古人不循其迹,而悟其理法。他敢于标新立异,开拓新域。在绘画章法上、造型上、用笔上以及款式上都有自己的明显的特点和独到之处。他特别注重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经常深入到大自然中,领略造化之神奇,积累创作之素材。他常说:“绝不能画自己未见过的东西。”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表现手法。
王雪涛从事绘画60余年,创作了数以万计的精湛的画卷,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誉满中外。其艺德高尚,志虑真诚,在南北画坛上,被誉为当今一代师表。
1982年11月24日,王雪涛病逝于北京,享年80岁。其出版有《王雪涛画集》、《王雪涛画辑》、《王雪涛画谱》、《王雪涛的花鸟画》等。
纪清贵(1903~1986)
五、六十年代,在成安县一提起东范疃,都知道该村是农业先进典型;一提起纪清贵,都知道他是东范疃的一位好带头人。
纪清贵,1903年9月29日(农历八月初九)生于东范疃一个贫农家庭。1929年,迫于生计曾带领全家到磁县太平村讨饭和打短工。1939年,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抗日村长,他怀着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积极组织村抗日自卫队,创建模范班,多次在夜里带领群众到柏寺营破坏日军修的土寨,到沙河至漳河店之间破坏邯大公路,并将本村至临村的道路挖成深3尺半、宽6尺的道沟,与敌开展游击战争。他积极为抗日部队筹措粮柴,曾被军分区司令员桂干生称赞为“我们的好村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纪清贵带领全村贫苦农民斗地主分田地,开展土地改革。为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于1949年初带头组建互助组。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共组建起12个互助组。是年春天久旱不雨,互助组男女老少一齐出动,千盆万罐抗旱播种,当年夺得了大丰收,初步显示出组织起来的优越性。
1953年,纪清贵又组织7户农民办起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成安县最早的农业社之一。当时全社仅有两头半牛,半辆大车,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打水井1眼,种菜园5亩,使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至1955年全社发展到67户。社的规模扩大了,为了增加收入,菜园增加到25亩,并开办了粉坊,养了11头膘猪和1头母猪。为增加肥源,他带领社员给人家拆旧房盖新房,用房土上地300多亩。由于粪多手勤,庄稼普遍好于社外农户,粮棉别说,只90亩红薯就比单干户每亩多收一半。在开支上,坚持勤动手少花钱,牲口圈子用破布袋缝,鞭杆用白腊条。打砖井缺砖,就带社员去拆庙、拆旧炮楼基底。他还把自己准备盖房用的两棵柳树4根梁借给社里盖牲口棚用。
1956年,东范疃成立了高级农业社,纪清贵任支书兼社主任。1958年又转人民公社。至“文化大革命”前,全村共打砖井7l眼、机井两眼,修支渠l条、毛渠10多条,实现了井渠双灌溉。平了两条大沟、一道土寨,全村2700余亩土地普遍进行了平整,5天时间即可普浇一遍。
东范疃村地处漳河故道,有沙滩地800余亩,解放前皆光秃裸露,风起沙飞,黄尘满天。为制服风沙,纪清贵带领社员先后建防风林带4条,在渠边、路旁普遍栽植了柳树、大白杨,并营造了大片刺槐林,种植果树达5000余棵,使昔日的荒凉沙滩变成了花果之乡。华北局一位领导来村视察时赞美说:“有风不见尘,风景优美色宜人,南有摇钱树,北有聚宝盆,东范疃大有发展前途。”
东范疃变了模样,村里购置了拖拉机、马拉收割机、机动喷雾器,有胶轮大车9辆、牲口20多头,可谓家大业大。虽然这一切都是经他手辛勤操持起来的,但他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穿衣吃饭从不讲究,到县、乡开会总是步行,解放20年间他家从没盖过一间新房。他出外开会,除了路远,总是赶回家热口剩饭。社员们说:“老社长别说下饭铺吃饭,他连饭铺在啥地方也难说知道。”
纪清贵没上过学,懂得无文化的困难,舍得花钱办教育,村里先后为学校盖教室40余间,建完小一所。1957年又与其他村合办了一所民办中学。
纪清贵长期担任村支部书记、并先后任乡总支副书记、公社党委委员、县政协委员、县人委委员,并被评为县、地、省劳模,东范疃的变化受到农业部的重视,派两三名人员(包括一名司长级干部)长期在此蹲点,探索农业发展方向,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文革”中,纪清贵遭到“造反派”的批斗折磨,被打断3根肋骨。他们在其家挖地3尺,但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找到。
1986年,纪清贵与世长辞,终年84岁。
王达三(1894~1965)
王达三,本名尊荣,达三为其字,1894年生于本县西魏村一个中农家庭。10岁在本村读私塾,13岁入本村蒙养学堂,14岁升入城内高小,1913年考入广平府实业中学,后转入永年中学。1915年,为了反对袁世凯签订的卖国条约2l条,在暑期联合广大同学组织宣传队分头下乡演讲,揭露袁世凯媚外求荣的罪恶行径,以及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灭亡中
国的野心。1917年中学毕业后,回成安在北漳村任初小教员。1919年6月考入山西省立二部师范学校(太原城内)。适值“五•四”运动爆发,激于义愤,联合同学在太原举行了反帝示威大游行。1920年毕业后任山西省垣曲县第一高小教员。1924年回本县任城内高小教员。“九•一八”事变后,他冲破阻力,组织学生上街游行,宣传抗日救国。他在学校任体育课,将体育改为军训,学习劈刀、刺杀等,准备杀敌救国。1936年8月,王达三升任校长,把抗日救国活动搞得更红火。
1938年,八路军东进纵队开辟冀南,成安县组织了战地动员委员会,王达三任一区战地动员委员会主任(地址在林里堡)。
1942年,王达三与共产党员霍子迁一起打入西魏村伪边乡任事务员,为党做地下工作。日伪出城扫荡,王达三探知后,多次传递情报,使我方人员得以疏散,避免了损失。
解放初,王达三得知原在成安伪“棉产改进会”的同村老乡薛风梧藏有一部分武器后,主动与他讲清形势说明政策,在其劝说和帮助下,薛凤梧向政府进行了坦白和交待,交出了私藏的武器,计有机枪三挺、大枪十几支,手枪一把,得到了政府的宽大处理。
还在沦陷期间,日伪政府鉴于王达三的威望,动员他出头办教育,王达三坚持民族气节归隐不出。1945年成安一解放,王达三便参加了教育工作,任本县高小校长,校址开始在林里堡村的一个地主大院里。当时学校条件很差,他带领师生积极开展勤工俭学,劳动建校,改善了学校的设施,度过了难关。后来学校搬到城内,名成安第一完小。
1948年王达三受聘与吴荫荣、史鸣球一起在耶稣教会旧址筹建成临师范学校(后改为成安师范),该校址在东关南,经过连年的战争,残垣颓壁一片荒凉。当时解放不久,经济困难,而又急需培养教育人才,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筹建工作,终于在当年9月1日正式开学,王达三开始任教员,1951年任总务主任。在职期间,勤勤恳恳,经他手先后建校舍100余间,围墙300余米,购置地基13亩,凿井l眼,使校园扩大并焕然一新。
他身为总务主任,十分清廉,一分一厘都用在学校的建设上,从不沾公家的一张纸或一支铅笔。身管大小伙房,他的家属来了从未留过一顿饭,总让他们上街上饭铺去吃。
1965年10月逝世,享年71岁。
刘振华(1913~1974)
刘振华,名金铃,振华为其字,成安县小霍村人,1913年生于一个中农家庭。幼时进本村私塾读书。13岁因父亲去世,家庭日渐困苦。因其勤奋好学,成绩突出,在老师的鼓励下,才争得大哥和母亲的同意,考入城内完小。1927年毕业时,正值灾荒年,生活更加困难,只好在家劳动。就在这年发生了“三会”(红枪会、黄纱会、天门会)农民暴动,他看到了劳苦大众的伟大力量。1929年由同学乔瑞生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成安县最早的党员之一。入党后积极参加活动,与乔瑞生共同发展党员近20多名,并在小霍村建立了支部,刘振华任支部书记。
1930年,由于全家投入生产,生活有了好转,于是考入河北省第四师范学校,同时兼管成安县党的工作。在学校,他与其他同志共同发动学潮,合办党的刊物《蘅英月刊》,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1937年10月,日军攻陷成安,刘振华与乔瑞生等积极发动和组织抗日救亡。1938年4月,在钟楼寺召开了有28名抗日积极分子参加的会议。会上,刘振华作了目前形势的报告,他说:“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做为一个知识青年,能忍心甘当亡国奴吗?我们要拼着一腔热血,报效祖国,进行抗日斗争……”会上成立了“成安县抗日青年救国会”,刘振华被选为副主任。
1938年5月,八路军东进抗日纵队来到成安,刘振华协助部队成立抗日政权和各救亡团体。6月中旬成立了中共成安县工作委员会,刘任宣传部长。同时抗日青年救国会改组为“成安县抗日战地动员委员会”,刘任副主任。同年8月份,发生了乔瑞生在临漳被错杀的事件,刘振华感到很吃惊,从此思想有些低沉,不愿任较大的职务,而改任六区区委委员。
1943年春,日伪疯狂向抗日武装进攻,实行铁壁合围和囚笼政策。由于叛徒出卖,刘振华不幸被捕。后虽然脱险,但其妻、弟、侄等家人却被下人狱中,经变卖大部分家产方赎回。经此挫折,刘便隐蔽起来,失掉了党的关系。在此期间,他曾掩护过我敌工站工作人员,动员伪团帮抗日政府送公粮等。
解放后,于1946年2月重新参加革命工作,不久恢复了党的关系。先后任县高小教务主任、教育科长。1952年任成安师范副教导主任,1958年调成安中学任副教导主任。在职期间积极肯干,认真负责,在师生中有较高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