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 2021.07.24 | 索引号: | 00062100-X-0801-2019-1043 |
发布机构: | 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
主题 词: | 组织机构 | 主题分类: | 组织机构 |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7月23日在成安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成安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刘丙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政府工作回顾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较好完成了县十六届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五年来,我们把经济增长作为首要任务,稳中求进、提质提效,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65.8亿元,年均增长7.6%;全部财政收入达到18.4亿元,年均增长20.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1.9亿元,年均增长25.7%;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6.4亿元,年均增长7.3%;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2.9亿元,年均增长1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4亿元,年均增长6%;三产比例达到16.1:47.8:36.1,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运行保持向好态势。
五年来,我们把项目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招大引强、调优结构,产业升级取得新进展。先后在上海、深圳等地举办产业推介会,签约引进了北京阀门、厦门罗普特等一批优质项目。恒工机械、宜邦机械等重点项目顺利投产,友发钢管、正大制管、金泰包装等项目持续扩能升级,富康新兴产业园、高端阀门产业园启动建设,被评为河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北省工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县。累计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30个,争列省市重点项目73个,在全市项目观摩中,始终处在第一方阵。经济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亿元,晋升为全省A类等次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7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4家,被评为河北省创新型试点县,科技创新能力在全省由C类县跃升为B类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用电量跃居全市第三。
五年来,我们把县城建设作为有力引擎,建设新区、改造老城,城市品位得到新提升。高标准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城区面积扩大到20.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45.4%。新区核心区基本建成,形成“三横四纵”路网框架,如意公园对外开放,如意华庭、云湖天府等一批社会投资项目正在建设。老城功能不断完善,新建公园游园32个,新建改造公厕37座,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1.7%;完成了9条道路改造提升、113条小街巷硬化、12个平交道口优化升级和主街道雨污分流工程,打通了10条断头路。扎实开展小产权房、私搭乱建等违建治理,违法建设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城区基础配套功能逐步完善,荣获国家园林县城称号,蝉联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
五年来,我们把强农富民作为固本之需,夯实基础、补齐短板,乡村振兴谱写新篇章。粮食生产连年丰产丰收,培育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0家,荣获全国第三批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街巷硬化率达到100%,厕所改造完成65170座,生活垃圾实现一体化处理。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35公里,被评为河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红色小镇”片区已见雏形,曲村、东大姑庙等12个村被评为河北省美丽乡村。全县集体经济收入超5万元村占总数的95.4%。2018年、2019年被省评为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
五年来,我们把污染治理作为重中之重,久久为功、协同发力,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坚持减排与治理并重,科学施治、靶向攻坚,污染治理成效明显。实施“双代”改造83559户,清洁取暖实现全覆盖。2020年,全县PM2.5平均浓度为54微克/立方米,比2016年下降31.6%,圆满完成三年攻坚任务。团结东西干渠治理常态化,经开区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地表水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深化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全县8个农村供水站、180个村完成长江水饮用水源置换,关停自备井542眼,累计形成地下水压采能力4840万立方米,地下水位逐年回升。推进纳污坑塘、黑臭水体、工业固废专项整治,长效管控机制逐步形成,土壤环境质量保持平稳。完成造林绿化6.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2%,比2016年提高11.3个百分点。
五年来,我们把改善民生作为施政所向,人民至上、共建共享,幸福指数达到新高度。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20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9722元、18296元,均是2016年1.4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中高考成绩跻身全市先进行列。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1840户、4326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高质量脱贫。全力保障基本民生,建成保障性住房988套,改造农村危旧房571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7万人次,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2.8万人次。常态化开展新冠疫情防控,保障了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完成2个县域医共体和4个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改造卫生院(室)20所,被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县。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面做好信访稳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推进,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
五年来,我们把勤政廉政作为重要保障,转变作风、提升效能,政府自身建设展现新形象。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接续推进“双创双服”“三创四建”“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加快审批制度改革,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达到99%以上,获评“中国百佳营商环境县”。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按时办结率均达到100%。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加强资金使用、工程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监管,巩固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同时,统计、司法、电力、广播电视、邮政通信、气象地震、人民防空、史志档案、妇女儿童、退役军人、民族宗教、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扶残助残、红十字等各项事业长足发展。
各位代表,五年的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落实县委各项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多办惠民之事,不断补齐民生短板,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必须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着力固根基、扬优势、强弱项,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改革攻坚破解发展难题,以创新引领塑造发展优势,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必须始终坚持底线思维,不折不扣落实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疫情防控各项管控举措,不越红线、不破底线、不失防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各位代表,五年的砥砺奋进,五年的不懈拼搏,成安的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这是县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和帮助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成安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还存在一些弱项和短 板:一是产业结构偏重,产业层次偏低,新兴产业发展不足,创新驱动能力不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不够稳固。二是新型城镇化相对滞后,城乡融合、产城融合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三是生态环境治理形势严峻,生态保护工作任重道远,仍需持续发力。四是民生事业还有欠账,在教育、医疗等方面,与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五是发展环境还需持续优化,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我们将勇于直面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努力把政府工作做得更好,不辜负全县人民期待。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
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
今后五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现代化成安的关键时期,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按照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解放思想总原则,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按照“1336”工作思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树牢“发展为要、民生为先、稳定为基”三大导向,聚焦“项目建设、城市发展、乡村振兴”三大领域,实施“产业优化升级、县城品质提升、发展环境优化、全域生态治理、民生福祉改善、干部队伍建设”六大行动,全面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成安。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三个翻番、推进“三城同创”、取得“三个重大突破”。三个翻番,就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4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50亿元,经济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均实现翻番;三城同创,就是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卫生县城和省级生态园林县城;三个重大突破,就是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事业取得重大突破,全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宜居度显著提升,群众幸福感显著提高。
围绕上述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今后五年的战略任务是:
(一)围绕壮大经济综合实力,坚持内生外引、开放发展,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树牢“项目为王”的理念,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更加注重实绩实效,以落地打桩为标尺、以投产达效论英雄,做优存量,做强增量,全力打造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河北装备制造产业强县、河北省千亿级重点经济开发区。
一是加大招商力度,积蓄发展后劲。招商引资是成安腾飞的法宝,面对“三个翻番”的艰巨任务,必须拿出虎口夺食的劲头,大力度引进一批立县强县的好项目。完善招商机制,每名县级领导带领两个部门,联系三家企业,持续招商引资;3个招商小分队常驻京、沪、粤,精准对接项目;鼓励社会各界、在外创业能人关心家乡建设,引荐投资企业,在全县上下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的工作格局。突出招商重点,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立足产业基础,紧盯金属制管、精品板材、阀门制造、机械配件等现代装备制造产业,着力引进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和高端优质项目;围绕未来发展,紧盯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商贸物流等新兴产业,加强与行业协会、重点商会、知名院校等机构合作,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强化招商推介,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每年组织2次域外招商,谋划央企国企进成安、知名外企进成安、科研院所进成安等系列活动,精准定位,定向突破,提高招商引资针对性和实效性。到2025年,全县引进5000万元以上优质项目10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5个。
二是加快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动能。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开展项目建设攻坚行动,落实项目帮扶“六个一”工作机制,坚持部门领办、现场办公、每周调度,解决企业资金、土地、用工等难题,力促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重点推进金泰食品级印铁制罐、正发高端特种紧固件、宏贯路桥高铁工程构件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星星商用冷柜、宜邦高端零部件、钜锝特种锂电池等项目全面投产。围绕我县发展定位,聚焦“两新一重”,精准谋划项目,争取政策支持,扩大有效投资,形成谋划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建成投产一批的良好态势。5年内,规上企业达到120家,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60家,争列省市重点项目100个以上,在全县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
三是完善园区功能,做优发展平台。科学编制开发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调规扩容、提标进位,争创国家级绿色园区。按照“新九通一平”要求,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健全金融、商业、学校等配套服务设施,新建道东堡、军庄、北漳西3座110kV变电站,2座江水直供水站,实施燃气输气管道工程,建设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智慧园区”等服务管理平台,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大力推进高端紧固件产业园、富康新兴产业园、高端阀门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等一批“园中园”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按照园区风貌控制性导则,加强入园项目建设管理,提升园区形象。建立“动态排查、协同推进、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加大非法企业清理处置力度。加快开发区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大力推行全员聘任制。
四是强化要素保障,破解发展瓶颈。分批推进园区土地收储,探索实施“标准地+承诺制”供地模式,实现地等项目,即来即落。依法处置停产停建企业,通过回收、重组、嫁接等途径,5年内盘活企业30家以上、土地3000亩以上。依托职业技术培训平台和公共实训基地,针对企业用工需求,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帮助企业解决实用人才、技术人才紧缺问题。建立服务企业网络平台,实现政企双向对接,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服务。积极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让企业享受更多的政策红利。实施“亩均论英雄”,对企业亩均效益进行评价,实行差别化政策,加大对优质企业的扶持力度。开展依法治税、综合治税,建立重点税源监控和征管机制,体现公平税负,确保依法足额入库。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增加地方可用财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围绕提升核心竞争力,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以优质项目促进产业升级,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一是改造提升主导产业。鼓励企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向数字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做大做强金属制管产业,重点推进友发钢管、正大制管等企业技改扩能,丰富产品种类,拓展应用领域,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做精做优金属板材产业,重点推进金泰包装、东辰机械等企业扩链升级,板材产业向精细化、超薄化、高端化发展,产品向印铁、制罐、包装等终端领域延伸;做高做专机械配件产业,推进恒工、北阀、宜邦等企业智能化改造,加大自动化设备应用,加速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全力打造高端千万吨级钢管生产基地、百万吨级马口铁生产基地、北方最大的阀门产业制造基地和配件产业生产基地。到2025年,金属制管、精品板材、机械配件三大产业产值突破600亿元。
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瞄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主攻方向,着力引进拥有关键技术、极具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项目。依托富康新兴产业孵化基地,做优新兴产业发展平台,培育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引导企业相互协同、互为上下游,促进企业深度合作、共赢发展。积极推动举视新能源、罗普特、中储棉等项目达产达效,促进新兴产业集聚发展。5年内,培育新兴产业项目30个以上,新兴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
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大数据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水发国际物流园建设,发挥友发168运友物流、金都冷链物流等物流平台作用,畅通大宗产品物流通道;开展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创建,培育发展电商产业孵化园,支持网络直播带货,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加快新区金融中心建设,争取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我县设立区域总部、大数据中心、结算中心、研发中心。大力发展商业贸易、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推进上亿浙商城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培育特色商业街区,布点品牌连锁便利店;制定扩大消费政策措施,支持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企业发展,充分释放消费潜力;挖掘成安红色文化、礼仪文化等资源,打造文化体验、休闲采摘等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片区,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
四是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实施科技创新跃升计划,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开展创新平台提质行动,搭建政府、企业、院校三方参与的创新平台,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打造省级技术创新中心8家以上。开展企业创新帮扶行动,县财政列出专项资金,引导和扶持企业加大投入,强化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力争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家以上。开展高端人才引进行动,建立人才引进机制,鼓励企业大力引进院士团队、科技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队伍,支持带成果、带项目到我县创新创业。开展企业家素质提升行动,县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通过集中培训、政策激励等措施,提升企业家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2021年,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由B类县向A类县跃升。
(三)围绕彰显城市形象魅力,坚持规划引领、建管并重,加快县城建设提质升级
以推动县城建设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加快县城扩容提质,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卫生县城和河北省生态园林县城。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引领城市发展。高标准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等管控边界,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完善总体城市设计,启动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交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25个专项规划编制,推进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详细规划编制。优化交通路网结构,加快国道515成安外环段改扩建、邯大公路对接邯郸市大外环等工程建设,拉开城市发展框架。严格规划执法,加强动态管控,提升规划管理水平,持续清理整治小产权房,坚决遏制新增,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确保一张蓝图实施不走样、不变形。
二是坚持补齐短板,加快城市建设。实施城市更新和功能完善工程,推动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三年内完成城市便道、绿化、道路等破损基础设施更新。加快停车场、农贸市场、健身游园、公交站点、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到2025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保持在14平方米以上,增加农贸市场15处、健身场所50处,公交站点覆盖县城主次街道,停车位数量超过机动车保有量。按照“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区”标准,新建桃园路、聚安路、玄武路西延、平安大街南延、东城大道南延、迎宾大街南延、乾侯街南延等道路,2025年,建成区路网密度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稳妥推进新区建设,引进社会资本,完善商业、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文化艺术中心、科技博展中心等场馆建成投用,中航科创城、综合学校等项目加快推进,大力发展城市经济,进一步增强新区活力。开展产城融合发展行动,有序推动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以产兴城、以城带产,功能互补、融合发展。到2025年,城镇化率达到55%。
三是坚持综合施策,提升管理水平。逐年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搭建“智慧城市”管理框架,推进智慧环保、智慧城管、智慧社区、智慧交通等数字化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共用共享、管理精准高效。开展县城容貌专项整治和背街小巷环境提升行动,打造美丽街区、精品街道,达到省级“洁净城市”标准。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实现城区主次干道雨污分流全覆盖,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增强城市安全韧性。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建档制度,对现有供水、排水、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开展普查,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效率。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推行跨部门综合执法,构建大城管格局。开展市民文明素养提升行动,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
(四)围绕激发乡村发展动力,坚持强基固本、统筹协调,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是深入推进“四个农业”。大力发展科技农业,依托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大力推广数字农业、智慧农业,植入5G、遥感等技术,力争建设2-3个智慧农业园区。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建立健全农业绿色发展机制,持续放大粮食、棉花、果蔬、养殖等特色产业优势,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培育有机农产品15个,绿色优质农产品10个,农业节水6500万立方米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持负增长。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发挥乾翔、漳西、?岸等现代农业园区带动作用,扩大草莓、秋葵、食用菌、特色小麦、水培蔬菜等规模,5年内培育区域公共品牌2个,地理标志商标3个,建成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个。大力发展质量农业,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把农业生产各环节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到2025年,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全部实现可追溯。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每年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种粮面积稳定在63.6万亩以上。
二是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开展乡村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进一步完善水、电、路、气、厕配套附属设施,合理布局农村教育、医疗、养老设施,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实现农村改厕、街巷硬化和污水处理三个100%。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在全县选树一批村庄进行改造提升,串点成线、连片扩面,逐步形成互联互通、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格局。到2025年,全县省级美丽乡村达到50个以上。依托红色文化、特色产业等资源优势,打造以道东堡红色小镇、商城美丽乡村、漳河店现代农业园区、李家疃食用菌种植基地等为中心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到2025年,实现9个乡镇全覆盖,争创2个市级以上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加快“空心村”治理,盘活闲置宅基地,建设广场、游园、停车场,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
三是发展壮大乡村经济。深化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改革,规范土地流转管理制度,鼓励支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农业企业流转,增加工资性、财产性和集体经济收入。到2025年,全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率超过50%,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的村达到30%以上。建立乡村振兴奖励基金,在用地、贷款、税收等方面出台政策,引导支持工商资本参与规模化种养、农产品加工、电商物流等领域,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农村企业家、家庭农场和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培养农村发展带头人队伍,5年内完成培训6000人次,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超过150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机制,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和工作体系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到202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000元以上。
(五)围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持标本兼治、绿色发展,坚决打赢污染治理攻坚战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成安。
一是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建设智慧环保平台,完善会商研判机制和治理责任体系,形成“统一指挥、部门协同、精准管控”的工作格局。围绕产业结构低碳化、能源结构清洁化、运输结构绿色化,持续抓好工业企业治理、扬尘污染整治、减煤控煤、禁烧禁燃、机动车污染治理等重点领域,加快货运铁路专线建设,实现单位GDP能耗、PM2.5浓度、重污染天数逐年下降。严格落实分区管控“三线一单”,加强源头控制,坚决不上“两高”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确保空气质量持续好转。深化碳排放行动,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
二是全力打好碧水攻坚战。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进一步扩大城乡污水管网覆盖范围,严格管控污水排放,坚决杜绝黑臭水体。到2025年,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实施工业污水智能化管控,加大污水处理监管力度,确保出水水质达标、中水有效利用。实施农业节水、河渠引水等工程,深化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完成南水北调水厂扩建和农村饮用水源置换工程,有序关停自备井,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和稳步回升。严格落实“河长制”,大力推进引黄、引滏入成工程,加强团结东、西干渠生态治理,贯通县域渠系和环城水系,河湖生态补水年均达到1300万立方米,打造绿水绕城的常态化景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地表水断面水质达到市定标准。
三是全力打好净土守护战。扎实做好土壤污染防治,推进耕地分类管理,深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强化土壤环境治理监测,有效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在经开区谋划建设工业废弃物集中处理项目,提高工业“三废”处置能力。严格管控固废危废,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处置和倾倒行为。全面推行“林长制”,重点抓好村庄、水系、廊道绿化和环城林、经济林建设管护,不断提升绿化管护水平。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1.5%。
(六)围绕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坚持便民利企、优化服务,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坚持“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让“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成为各级干部的行动自觉,把“成就成功、安康平安”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叫得更响。
一是提升政务服务,增强发展竞争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推行审批承诺制,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一趟清”。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平台,线上线下、虚实一体,全面优化提升村(社区)综合服务站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100%。推行全流程“两不见面”服务,企业不与群众见面,不与职能部门见面,由牵头部门全过程帮办代办,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创业、舒心发展。
二是营造法治环境,增强发展保障力。严格执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优化营商环境六条措施》,全面推行“三项制度”,规范使用自由裁量权,不断提高执法水平,以实际行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大力推行精准执法、柔性执法,研究制定并公开“首违不罚”清单,让行政执法更有温度。严厉打击干扰、阻挠企业生产经营和吃拿卡要等破坏发展环境行为,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加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发挥政府组织推动、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打造诚信成安。
三是打通金融血脉,增强发展推动力。健全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恶意逃废债和违规金融活动,严格防控金融风险。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降低信贷门槛、增加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县内银行每年新增贷款增速20%以上,存贷比达到全市领先水平。搭建高效精准的银企对接平台,推广“金融顾问”做法,一企一策、一企一案,每年开展银企对接活动20次,畅通融资渠道,破解融资难题。成立企业上市工作专班,开辟绿色通道,对恒工机械、正大制管、鼎正机械、隆海生物等重点企业开展针对性帮扶,加快上市进程,形成梯次有序的上市格局。
(七)围绕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坚持民生为本、普惠共享,着力办好民生实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民生投入,补齐民生短板,不断增强民生保障水平,让群众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一是打造教育名县。大力实施“一增双提”工程,建学校增学位,提高教师校长队伍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21年,第三、第四实验小学和一中高中部、实验小学扩建项目竣工投用,解决“上学难”问题;2022年,完成二中和职校扩建,启动1所高中、1所职校建设,两年内新增中小学学位17750个,彻底消除“大班额”现象。科学谋划学校布局,充分预留发展空间,满足未来10年就学需求。实施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对教师校长队伍进行培训,提高师德师风水平和业务能力,培育一批名校长、名教师,打造一批示范学校,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加强校长教师队伍管理,制定考核奖惩办法,末位淘汰,无为转岗,每年淘汰3名校长,切实提升管理水平。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满足群众健身需求。开展民办教育和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规范办学秩序,优化教育环境。
二是建设健康成安。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构建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打造10分钟医疗服务圈。年内启动总投资6亿元的新医院建设,5年内完成16个乡镇卫生院和220个村卫生室改造提升,实现县域医共体全覆盖。完善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年内启动3000平方米的高标准疾控中心建设,建成县医院传染病区和重症监护室,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全县人民饮食用药安全。严格落实10个常态化30项疫情防控措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三是兜实社会保障。树牢“政府过紧日子、人民过好日子”的思想,坚决取消不必要支出,压减非刚性支出,为改善民生和支持发展腾出更多财力。全面落实稳就业各项政策,通过技能培训、公益岗位、创业孵化等有效途径,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到2025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坚持“房住不炒”,深入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积极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努力让广大群众住得起、住得好。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完善养老、托育和未成年人保护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服务机构,提高医育、医养结合水平,乡镇养老机构床位数不低于100张。持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救助标准和水平,做好特殊人群和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展现新时代精神风貌。
四是创新社会治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保持对黑恶势力的高压态势。认真落实公共安全监管责任,健全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坚持人防、技防相结合,将警力摆到街面上,加大巡逻防控力度,有效震慑违法犯罪,确保社会安定有序。坚持以解决问题为根本,深入开展信访隐患排查化解,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严厉打击非访缠访闹访。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三年攻坚行动,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推进“双控”机制建设,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各位代表!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们将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保障民生投入只增不减,让成安人民得到更多的实惠,收获更多的幸福!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当有新作为。我们一定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不负重托,砥砺前行,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一)打造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的忠诚政府。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与县委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不折不扣落实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成效诠释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二)打造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的法治政府。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开展工作。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进一步提高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主动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加大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力度,让行政权力在法治的阳光下运行。
(三)打造实干实政、执行有力的效能政府。始终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主旋律,强纪律、转作风、提效能,坚决向推诿扯皮、敷衍了事、不负责不担当的人和事作斗争。坚持“一线工作法”,政府班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走出办公室、会议室,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推进、精准落地。
(四)打造治政从严、行为规范的廉洁政府。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持续纠治“四风”,深化作风纪律专项整治,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盯紧重点领域、重要环节和关键少数,全面加强监督监管,严防各类腐败问题发生,提升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能力和水平。
各位代表,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担当使命,接续奋斗,在全面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现代化成安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相关链接: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