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安县财政局2021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2.01.13 索引号: 00062162-4-0304-2011-1005
发布机构: 财 政 局 文号:
主题 词: 财政、金融、审计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

成安县财政局2021年工作总结

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我们按照“1336”工作思路,找准重点,抓住关键,大力培植财源,强化纳税分析,加强综合治税,实现堵漏增收,进一步开源节流,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注重财政运行风险防控,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加强资金统筹,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全力保障全县各项重点支出需求,坚定不移推动县域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持续抓好“强纪律、转作风、提效能”工作,以作风的转变促进效能的提升,财政收支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各项工作成绩显著,我县财政工作在全省综合考评荣获优秀等次。

(一)聚焦组织收入,多管齐下增强保障能力

1.强化收入征管。严格按照年初人代会确定的财政收入预期目标,依法依规组织收入,定期召开财税工作联席会议,深入分析研判经济形势,加强对重点税源、重点企业的纳税服务,严格落实国家减税降费和疫情期间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及时发现、指导和处理组织收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积极开展纳税分析,构建智慧财税平台,堵塞税收征管漏洞,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努力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做到应收尽收。

2.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研究政策,紧抓机遇,协调指导各部门积极向上对接,加大力度争取中央、省、市资金支持,全年总计争取上级各类资金19.18亿元,其中:上级转移支付和各类专项资金13.65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资金5.53亿元。这些资金大大弥补了我县财力的不足,有力地保障了全县“三保”支出需求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需要。

(二)聚焦优化支出,点面共进保障民生福祉。不折不扣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兜牢“三保”底线,增进民生福祉,全年民生支出2314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1.5%

1.教育均衡发展再上新台阶。一是2021年安排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业高中、职业中专等各类学校公用经费8562万元,巩固完善了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二是投入10795万元完成一中、实验小学扩建和第三实验学校、第四实验学校新建,增加中小学学位7750个、高中学位2000个,全力解决上学难问题;三是投入1895万元用于购置实验小学、第三实验学校、第四实验学校电教设施,提升了办学能力;四是投入1853万元用于精准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学生26240人次;五是投入1285万元用于农村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农村小学生34461名;六是安排1000万元用于实施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培育一批名校长、名教师,打造一批示范学校;七是落实课后服务经费314万元,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2.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在落实民生补助政策上,始终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优抚对象补助、城乡居民养老等项目列为重点刚性支出,从根本上解决了困难群体的后顾之忧。2021年用于社保类民生资金投入总计47709万元。一是投入6744万元用于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困难高龄老人补贴、惠民殡葬改革服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二是投入3702万元用于优抚对象抚恤及生活补助、优抚对象医疗、义务兵优待金以及退役军人自主就业等方面;三是投入9473万元用于全县基本公共卫生项目、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计生奖扶特扶、公立医院改革等方面;四是投入8711万元用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发放和个人缴费补贴;五是投入10597万元用于补助自收自支单位人员社保、医保参保缴费;六是投入4305万元用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县级财政补贴;七是投入1377万元用于社保退休人员取暖费、交通费等统筹外待遇补贴。

3.常态化疫情防控有了新提升。坚持生命至上、闻令而动,时刻将支持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全力强化资金保障,开通资金拨付和政府采购绿色通道,县级财政投入防疫资金3240万元,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撑。一是投入831万元用于核酸实验室建设,在全县建成县医院、中医院、第三医院、疾控中心四个检测点,有力提升了我县全员核酸检测的能力;二是投入936万元用于疫区返成人员及重点人群隔离管控,有效提升了疫情管控能力;三是投入1300万元用于核酸检测和物资储备,有力保障全县充足的防疫物资供应。

4.城乡基础设施得到新夯实。持续加大对城乡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一是投入8000万元用于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实现城区雨污分流全覆盖;二是投入13581万元用于优化交通路网结构,为构建智慧交通建设打下良好基础;三是投入8500万元用于南水北调及水源置换,进一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和稳步回升;四是投入12000万元用于经济开发区建设,提升园区形象,提高园区档次;五是投入4049万元大力支持县城停车场建设、小街巷硬化、农贸市场、健身游园、公交站点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数。

(三)聚焦重点难点,千方百计打赢打好攻坚战

1.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变美。一是投入2903万元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二是投入9714万元用于小街巷硬化、厕所改造等农村环境整治;三是投入6923万元用于耕地地力保护等惠农惠民补贴,惠及农户81153户;四是投入21393万元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发展、农业资源保护和治理,有力改善了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2.打造天蓝地绿的生态环境,各项环境指标实现明显改善。一是投入6259万元用于我县“双代”补贴,实现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二是投入资金340余万元聘请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控团队,对我县大气数据进行精准分析,做到精准管控;三是投入5800万元用于节能环保煤购置,全力保障城区居民冬季取暖工作;四是投资1445万元用于煤矸石砖厂关停治理,有效检查了污染排放;五是是大力推动实施雨污分流、污水无害化处理,推进引黄、引滏入成工程,坚持标本兼治、绿色发展,各项环境指标实现明显提升,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3.打好防范重大风险攻坚战,财政风险有效管控。一是全面落细落实“三保”决策部署,兜牢“三保”支出底线,确保“三保”不出问题。二是将政府债券还本付息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按期偿还。三是加强政府债券资金绩效管理,建立债券资金月报制度,跟踪项目进展,开展绩效管理,发挥政府债券资金效益最大化。

(四)聚焦改革创新,不断推动财政高质量发展

1.预算绩效管理更加完善。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立重大政策和项目绩效管理工作机制,定期对项目资金支出进度慢的单位下达预警,每月将绩效管理工作进展情况形成报告上报县委、县政府,以绩效管理督促项目进度;加强预算绩效环节管理,做到项目预算编制有目标、项目事前有评估、绩效目标有审核、项目事中有监控、项目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把“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贯穿项目和资金全过程,确保资金安全运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021年我县在全省预算绩效管理考核工作中荣获“良好等次”。

2.项目评审更加科学。始终坚持“不唯增、不唯减、只唯实”的原则,确保每个评审项目严谨、公平、公正。一是加强对造价咨询中介机构管理,定期对中介机构进行考核,建立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加强审核结果内部会审制,对初审结果组织人员会审把关,提高审核质量,强化评审监督监管,使评审结果更加客观、合理。三是落实限时办结制,资料齐全的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结果,对重要民生项目建设提前介入,跟踪评审,彰显出财政评审速度。2021年累计完成评审报告325件,送审金额156791万元,审减金额26520万元,审减率16.9%。

3.财政资金拨付更加快捷。建立加快财政资金拨付工作机制,简化资金拨付程序。对于基本民生、直达资金或其他急需支出的事项,开辟资金拨付“绿色通道”;直达资金直接支付到最终收款人,直达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直接惠民利民;按照“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原则,每月10号前发放银行化人员工资;每月20号支出各单位水电费、自筹人员工资,社保类等民生类支出;每月25号支出各单位运转经费。

4.政府采购管理更加透明。全面推广使用政府采购一体化平台和网上商城,采购单位通过平台当日即可办理采购项目的备案、审核、公告,提高政府采购电子化管理水平和采购效率,提升采购透明度。2021年政府采购项目备案125个,涉及资金24775万元,节约资金248万元;网上商城备案436个。

5.会计人员素质更加扎实。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会计素质,积极开展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培训,举办了12期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培训班,1400人次参加了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会计素质,提升了财务管理水平。

6.国资监管体制更加成熟。国资监管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体制更加健全,治理能力明显提升。一是对国有资产运行制定监管措施,实行月报表动态化管理,定期向县委、县政府报告国有独资公司经营情况;二是以《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为指引加强管理与监督,构建安全规范、节约高效、公开透明、权责一致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

(五)聚焦财政自身建设,打造财政“铁军”

以开展“强纪律、转作风、提效能”活动为抓手,深查细纠,对财政业务节点进行梳理,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业务培训,培养出一批“能算、会算、算好”的复合型人才,实现财政干部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自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