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 2024.12.31 | 索引号: | E1213395-3-0304-2011-1016 |
发布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文号: | |
主题 词: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主题分类: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成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谋划
2024年工作总结
一、勇于担当,切实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一)食品生产环节监管:1.组织24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食安员抽考,100%通过。2.组织对食品生产企业风险评定工作,并完成录入上半年日常监督检查。3.完成肉制品速冻食品生产企业专项检查,共排查出2家,未发现问题4.组织生产企业开展食品安全培训工作,食品质量安全员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参与,共参加培训120人。
(二)食品流通环节监管:1.持续实施食品销售风险分级管理全覆盖。组织开展食品销售风险分级管理,全力推进,确保了全县食品销售风险分级100%动态全覆盖。2.深化小作坊、小摊点整治提升工作。深入开展小作坊、小摊点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持续实施小作坊、小摊点、小餐饮“红黑榜”管理制度,目前已公布“红黑榜”12期。3.排查整治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工作。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品种结合监督抽检、投诉举报等发现的问题隐患,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防范和化解食品安全风险隐患。(1)强化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治理力度,开展网络食品销售监管,维护网络食品交易秩序。(2)加大食盐和食用农产品质量监管力度,提升我县食盐和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3)深入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工作,进一步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秩序,夯实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基础,提升了农村食品安全水平。(4)开展“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专项整治工作,确保时令节日食品安全。(5)持续严厉打击保健食品虚假宣传、欺诈和误导消费者、违规贴牌生产经营等违法行为,全力提升我县特殊食品类产品质量监管再上新台阶。全局共出动执法人员3625人次,检查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食品店等各类市场主体2320余家次。执法人员针对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要求立即进行整改和规范。
(三)餐饮环节监管:1、分批次完成春秋季校园开学前食品安全培训工作,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140份,校园食堂食品安全量化等级优良率达到了100%,其中优秀等级达到25%以上。2、组织开展高考前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张贴发放高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500余份并通过微信平台发布,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商户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80余份。3、开展餐饮具消毒专项整治,出动执法人员663人次,检查单位132家,未发现不合格消毒餐具。4、开展校园专项整治,发现食品安全隐患6个,整改到位6个,确保校园师生食品安全。
(四)食品抽检。完成全年县本级抽检食品2400批次,重点针对全县食用农产品、预包装食品、餐饮食品、粮食加工品、肉制品、乳制品、炒货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饮料、酒类、糕点、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速冻食品、豆制品等品种开展,共检测出不合格39批次,核查处置39批次,已完成处罚及公示.
(五)药品安全监管:相继开展了药品网络销售环节集中治理工作、药品经营和使用环节专项检查工作、高温天气期间药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违法检查以及化妆品经营使用环节暨美容美发机构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了疫苗、特殊药品、药品医疗器械、无菌与植入性医疗器械等专项整治,开展执业药师挂证专项整治,同时开展了针对医疗机构,着力开展药械的采购、储存、养护执行情况进行整治、针对化妆品经营企业,开展不合格化妆品排查。通过各项专项整治,整肃了市场秩序,规范了经营使用行为。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2160人次,共检查药械化经营使用单位532家次,责令改正16家,已整改到位,立案36起,结案36起,警告12起,有效地打击了各种违法行为,保障了全县人民用药用械的安全有效。
全年药品抽检共27批次,合格率100%,化妆品抽检18批次,合格率100%,化妆品抽检18批次,合格率100%。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747例,其中新的严重的110份,占总报表数的15%;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共上报289例;其中严重报告28例;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例数101例,均按季度任务数提前完成上报。
二、靠前服务,切实抓好商品质量监管。
(一)质量考核工作。牵头做好质量强省考核工作,积极协调相关责任单位做好考核相关指标,定期督导工作完成情况,安排专人负责,对标对表,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确保我县考核位次增比进位。
(二)质量监管、质量发展、认证认可、标准计量等相关工作。组织开展“质量监管、质量发展、认证认可、标准计量等宣贯及专项整治活动,切实履行好相关职能。
1、质量监管。积极配合国家总局、省、市局开展生产、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监察及抽查工作,开展国抽3批次、省抽16批次、市抽80批次;不合格3批次。对涉及辖区不合格产品已督促指导相关分局做好后处理工作。对全县82家电动自行车及配件销售维修门店全部建立经营者主体档案,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相关配件产品质量专项抽检10个批次(蓄电池5批次、充电器5批次)全部合格。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办理具体实事15件,其中解决群众投诉2件、开展宣讲指导8次,约谈三家服务平台1次、组织抽检1次、首违不罚整改3家。截至目前,已立案查处违法案件9起,办结9起。
2、质量发展。在县域内全面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完成“三个100%”工作目标。对全县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标准化示范企业的首席质量官100%聘任到位;对全县规模以上企业首席质量官100%聘任到位,对中小企业需要聘任首席质量官的100%聘任到位。指导中鸿阀门出台“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方案”上报市局、省局备案;紧紧围绕规上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展“助企引智”工作,靶向寻觅专家资源,发挥穿针引线、牵线搭桥作用,全面了解企业外籍专家需求情况,对企业进行精准画像,实行“一企一档一策”,做到“一对一、点对点”,确保工作落实到位。今年以来,已引智成功“河北泰荣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马来西亚)”、“邯郸慧桥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英国)”2名外籍专家。2家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水平、发展质效等方面明显提升,“助企引智”工作给企业和专家团队增强了工作信心,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3、认证认可。加强强制性产品认证产品监管,持续推动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扎实推进检验检测机构信用评价工作,对全县7家检验检测机构对照评价细则,进行等级评价并上传系统。2024年新增获得认证证书数86个,涉及组织数41家;其中新增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数76个、涉及组织数38家,新增产品认证证书数5个、涉及组织数4家,新增服务认证证书数5个、涉及组织数4家。截至目前,全县已获得认证证书数356个,涉及组织数122家;其中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数274个、涉及组织数109家,产品认证证书76个、涉及组织数21家,服务认证证书数6个、涉及组织数4家。
4、标准建设。今年以来辖区企业参与修制定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3项、团体标准6项。2024年7月,邯郸正大制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石油天然气工业 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获得《采用国际标准产品认可合格证书》和《采用国际标准标志证书》,企业成功取得“双采”证书,为产品进一步出口国外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5、计量工作。扎实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计量惠民”活动,推广应用河北省计量业务应用平台,指导帮扶企业20余家。组织开展民用“三表”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入户抽查免费检定在用民用“三表”60件(水表20件、燃气表20件、电能表20件)全部合格。对县辖区家用电器、厨卫销售市场开展能效和水效标识专项监督检查,检查生产企业1家,销售企业12家,抽查产品种类6个,抽查产品15个,未发现问题。积极配合省、市局完成对“邯郸正大制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友发钢管有限公司”2家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审查。
三、主动作为,切实抓好特种设备安全。
截至目前,我县注册登记在用各类特种设备3271台,其中锅炉31台,压力容器381台,电梯1036台,起重机械1666台,厂(场)内机动车辆157台;非车用气瓶14917支(液化石油气瓶5699支、工业气瓶9218支)、车用气瓶692只;压力管道5125米;在用设备定检率100%。全县特种设备运行正常,今年以来无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四、积极争取,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知识产权。
(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侵权违法行为
对辖区商场、超市、日化门市、药店、土特产店等重点行业经营的食品、饮料、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日化等重点商品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打击各类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认真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代理机构“蓝天”执法行动,结合“双随机 ”专项抽查,严查代理机构违法经营行为,积极推进知识产权领域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工作;认真落实知识产权专员制度,对我县49家高新和专精特新企业安排知识产权专员进行帮扶。
今年以来,累计组织检查各类经营主体800家,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次,查办知识产权案件13起,罚没款 7.58万元,有效打击了知识产权违法行为。
(二)深入开展知识产权管理、运用、促进工作
1、加大知识产权宣传,促进知识产权提质增量。认真组织开展“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开展“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网络、进单位”五进活动,加强知识产权知识宣传,宣传周期间共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深入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信息进企业促创新强保护活动”、“专利转化燕赵行”活动,了解企业发展中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困难,并积极协助解决。走访企业40余家,通过调研座谈为企业解答知识产权问题20余件,帮助企业检索专利信息和提出建设性意见10余次;指导51家高新技术企业注册国家专利导航服务平台;摸清发明专利底数,掌握企业年费缴纳情况,及时通知企业按时缴纳专利年费,避免因未交年费使专利失效。截至目前,我县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6件,同比增长39%,万人高价值专利拥有量0.92,同比增长142.11%;认真开展非正常专利申请撤回工作,非正常专利申请100%全部撤回。
2、指导帮助企业申报知识产权项目,提升企业竞争力。
为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和我县的影响力,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认真组织企业开展知识产权项目的申报。帮助邯郸慧桥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申报国家专利奖;帮助1家企业成功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指导企业参加专利保险额420万元;指导30家企业进行专利导航服务平台备案;深入企业宣传鼓励专利转化和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13件;认真开展专利转化工作,通过企业专利许可登记、增减专利权人等方式,提升专利转化次数。积极帮助企业申报省、市知识产权资助资金20余万元。
3、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通过进园区、进企业的方式,广泛宣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补助政策,鼓励企业通过专利权、商标权质押融资实现其市场价值,引导企业“知产”变“资产”,进一步为企业拓展融资渠道。积极为企业和银行搭建银企对接有效平台,帮助企业办理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理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办理流程,全程跟进企业办理情况,促进银企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实现政银企共赢。目前,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贷款7笔,贷款额1.32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问题。
五、为民解忧,扎实开展市场商品价格监管。
分别开展了粮食经营秩序、涉企收费、医药领域价格监督检查、教育收费检查、化肥市场价格监督检查等领域专项整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焦距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注、违法行为高发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问题开展整治,对价格欺诈、哄抬价格、串通涨价、不明码标价等问题为重点,严厉打击格违法行为,切实保护人民群众利益,维护正常市场价格秩序。
对全县12家公益性骨灰堂、31家个体经营加强了监督检查,确保群众身边利益不受伤害。
对成安县益昌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成安县鼎顺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成安县富斌机动车检车服务有限公司串通涨价的行为进行了检查,并督促检测公司对多收取2712位车主的156810元全部进行了退还,并对这三家公司罚款31万元。
六、公平公正,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体系。
截至目前已开展内部抽查次数17次,抽查市场主体354户,未发现问题257户,发现问题19户,停业74户。注销4户。 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46次,抽查市场主体562户,检查结果:未发现问题380户,发现问题37户,停业104户,注销1户,40户主体正在实地检查中。检查结果100%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面向社会公示。发现问题的市场主体已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我局提前谋划2024年度企业年报公示工作,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工作群和12315宣传等方式宣传《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我县应公示市场主体38509户(其中企业8324户,农专户156户,个体工商户30029户),吊销企业及农专户758户;已公示31848户(其中企业7447户,公示比率为89.5%;农专户149户,公示比率为95.5%;个体工商户24252户,公示比率为80.71%)。
七、保障权益,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全国12315平台受理投诉822件,已经办结780件;12345平台受理投诉2995件,已经办结2966件,现场投诉举报104起,办结104起,有效的维护消费者权益,收到消费者一至好评,收到锦旗19面,感谢信20封。
2025年工作谋划
一、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1、加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及监督抽检。按照2024年抽检计划均衡开展抽检工作,确保抽检量达到4.5份/千人,食用农产品抽检结果将全部公示,公示率达到100%。
2、持续实施食品销售风险分级管理全覆盖。组织开展食品销售风险分级管理,确保全县食品销售风险分级100%动态全覆盖。
3、深化小作坊、小摊点整治提升工作。开展小作坊、小摊点食品安全综合治理,继续实施小作坊、小摊点“红黑榜”管理制度,全县至少打造10家以上设施条件过硬、生产管控严格、食品安全有保障的规范化小作坊,带动同行业整体提升。
4、排查整治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品种结合监督抽检、投诉举报等发现的问题隐患,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防范和化解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强化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治理力度,开展网络食品销售监管,维护网络食品交易秩序。
5、推进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深入开展。严打重处农村地区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突出问题,鼓励大型食品生产经营者发展农村食品配送,全县创建不少于10家规范化农村食品经营店,提升农村市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7、高度重视药械化抽检工作,以提高抽检效能为目标,从抽检和风险检测信息中捕捉信息,切实提升药械化质量,保证人民群众用药用械安全。
8、要继续守好药械化安全底线,突出重点环节、重点产品和重点领域,综合运用日常检查、有因检查等措施,提高监管效能,严惩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9、加强药械化监管能力建设,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狠抓案件查办数量和质量,对违法违规行为保持严惩重处高压态势,提高化妆品案件查办震慑力,筑牢药械化安全底线,提升药械化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切实保障公众用药用械安全,促进药械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特种设备监管
1、深化特种设备安全宣传培训教育。对接市局处室,利用“邯郸特种设备在线”帮助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提升能力素质,从源头上落实安全管理;
2、全面实施特种设备“赋码监管”。基于“邯郸特安码”实施对设备的日常管理、检查维护、监督检查和检验检测;
3、持续推进“三率”管理机制建设。全力以赴“控风险、除隐患、落责任、保安全”,确保全县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4、持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确保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三、质量强省工作
1、履行牵头职能、加强综合协调,对应质量强省考核的各项指标,结合实际积极努力完成我县质量考核相关工作。
2、助企纾困,实施质量提升行动。积极探索小微企业质量提升方法,开展产品质量技术帮扶工作,多渠道寻找专家。
3、争先评优,扎实质量奖项评选。积极开展对意向参与政府质量奖评选的企业的相关培育工作。
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
相继开展内部抽查和跨部门联合抽查,检查结果100%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面向社会公示。发现问题的市场主体已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五、强化虚假违法广告监管,打击虚假违法广告行为,维护市场经营秩序。进一步加大网络市场监管,加强对销售假冒伪劣、虚假宣传,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保交易监管,“霸王”格式条款的监管,为消费者营造公平、有序、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加大《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五进宣传工作和进党校授课工作,按照审查职责,确保各单位出台涉及经济类文件100%审查。
六、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
通过进园区、进企业的方式,广泛宣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补助政策,鼓励企业通过专利权、商标权质押融资实现其市场价值,引导企业“知产”变“资产”,进一步为企业拓展融资渠道。积极为企业和银行搭建银企对接有效平台,帮助企业办理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理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办理流程,全程跟进企业办理情况,促进银企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实现政银企共赢。
七、价格监管
1、组织实施全县商品价格、服务价格以及国家机关、事业性收费的监督检查工作。
2、依法监管价格收费行为,推行价格、收费公示制度,建立健全价格社会监督和举报制度。
2024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