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 2024.12.31 | 索引号: | 78700578-7-1303-2019-1006 |
发布机构: | 卫生健康局 | 文号: | |
主题 词: | 卫生、体育 | 主题分类: | 卫生、体育 |
成安县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施情况
本项目覆盖成安县卫生健康局及县域内公立医疗机构,包括: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第三医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卫生健康单位,11所乡镇卫生院、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239所村卫生室。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
针对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的需求以及国家最新政策要求,建立区域医疗数据汇总中心和应用中心,向上连接省、市级平台,向下连接各级医院,系统汇聚居民健康的医疗数据,让健康医疗数据流转起来,实现以健康档案数据为核心的数据汇聚工作,促进电子健康档案在全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共享使用,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目前已完成对接成安县三院、妇幼和全部基层乡镇卫生院数据对接,接口标准已下发至县医院中医院,正在与两家县级医院进行接口调试。
通过构建医共体服务平台,实现对于医共体的统一管理与运营支撑服务。卫健委根据分级诊疗改革的要求来,实现区域中大医院与基层医院的联结,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大幅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
最终,医共体平台作为连接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与居民之间支撑协同医疗、互动交流以及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平台,提供包括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远程检验、双向转诊、预约等服务,来支撑我县分级诊疗模式的有效落地。
医共体平台目前已完成远程影像、远程心电等模块部署,已投入试运行,剩余远程检验、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等功能已完成基层卫生院的接口调试,正在同牵头医院进行接口调试。
基于智慧医疗大数据的智慧大脑应用系统,是健康成安的“基础服务设施”,在全域“智慧医疗大数据中心”的基础上,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为核心,提炼、分析大数据集,形成智慧大脑模式,分析医疗机构的资源使用情况和诊疗服务情况,包含公共卫生、医疗费用管理、药品管理、家医签约等多方面的数据分析,实现对区域内的医疗服务信息的实时显示和监管,实现信息资源的统一调度和处理,为各级各类卫生、医疗、健康服务相关机构赋能,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数据及服务支撑,为域内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数据决策依据。
目前已完成整体界面设计,指标选型,等待全民完成县级医疗机构数据对接后即可投入使用。
基于互联网移动技术,通过建设微信公众号以及统一的居民电子健康码作为载体,打造成为全县互联网+健康服务面向居民的统一、权威、安全的互联网服务入口,并与平台数据共享,提供预约、咨询、缴费以及家庭医生相关服务,进而建立健全成安县互联+健康服务体系,实现一码到底、一机通办、一站服务,真正体现以居民健康为中心,满足居民看病不求人的切实需求,提高居民获得感。
已完成系统部署环境确认,接口下发工作,目前等待商户号、域名备案审批。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的趋势。为响应“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通过搭建区域慢病管理中心,为慢病患者提供科学的健康指导,开展健康评估、制定健康干预计划、制定治疗方案、监测健康状况变化、提供健康教育等慢病管理服务。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疾病负担的目的。实现对慢病患者持续、连续的医疗与健康干预和控制,通过慢病管理中心与基层医疗机构对慢病患者实现闭环管控。
已完成全部系统部署与培训工作,上线并投入使用,基本实现省市对于医共体建设中关于慢病健康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移动护理以整体护理为核心,将各类移动终端与护理业务流程相结合,打破了护士传统的工作模式,将审药、配药、治疗等环节实现移动化、条码化、共享化,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管理。
目前已完成第三医院、妇幼医院的移动护理终端PDA调试,系统部署及培训工作,上线并投入使用。
对县级医疗机构信息系统进行提升,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强化医院管理,优化工作流程,规范工作行为,提高运行效率,促进医院发展,对开展公共卫生服务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实现医院所有信息最大限度的采集、传输、存储、利用和共享,实现医院内资源的利用、业务流程的最大优化,医疗健康服务供给更加智慧、精准、全面,服务质量与安全得到有效保证,从而更好的服务与群众,满足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医共体平台应用等系统数据对接要求,实现县域内信息共享、业务互通。
已完成全部院内系统(HIS、LIS、PACS、电子病历、妇幼食源性上报、移动护理等)部署及培训工作,现已投入试运行。
一体化统筹建设基于云模式的成安县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涵盖基本药物使用、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功能的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将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影像系统、实验室检验系统等一体化集成,实现与医疗、公卫、家医一体化的有效衔接,以提升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服务质量和水平提供信息技术支撑。促进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逐步建成系统安全、标准统一、管理规范、资源共享的医疗卫生信息化网络体系。
已完成全部基卫系统(HIS、LIS、PACS、电子病历、心电)部署及培训工作,11家乡镇卫生院现全部已投入试运行。
(二) 硬件配套设施设备
视讯设备、运行管理中心设备、远程中心设备、医院及医共体成员单位配套设备、网络专线。
硬件设备均已到货,并下发至各成员单位投入使用,包括村医一体机、随访包、打印机,乡镇卫生院和牵头医院配套视讯设备、妇幼医院和第三医院移动护理终端(PDA)、标签打印机等。
本次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
(一) 社会效益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将满足成安县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满足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管理需求、满足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监管需求,对降低患者综合就医费用、提高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服务的满意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高卫生健康服务机构的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提高政府对卫生健康服务的监管能力,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创新全民健康服务模式、服务业态,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
(二) 经济效益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患者就医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基层医疗业务实现多方面开展,对提高基层医疗技术水平起到积极作用,将县域医疗卫生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更好的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业务收入。实现医共体运行管理更加高效,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健康管理精准实施,财政保障和医保支付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