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安县非遗项目简介

发布日期: 2018.02.27 索引号: 56616894-5-1408-2011-1008
发布机构: 文广新局 文号:
主题 词: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成安县非遗项目包括国家级1项,省级7项,市级15项。
 
  (一)   国家级1项:冀南皮影戏
 
  皮影戏是成安非遗的代表性项目,它是中国影响深远又别具一格的戏曲形式,利用影人的灯光成像,配上艺人们高超的音乐和演唱技艺,形成了内容包罗万象的戏剧体系。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既有的审美方式。
 
  皮影戏起源于西汉,汉武帝时就有相关传说。据说武帝在他的宠妃李夫人去世后,日夜思念。有个叫少翁的人自荐能召唤李夫人的魂魄,他在武帝座前置白色屏风,自己在幕后用灯光照射制作的人偶,人偶的影子投射到屏风上,与李夫人十分相似。武帝见状惊起,趋步上前。可见皮影的不凡魅力。
 
  据专家考证,成安皮影戏自宋代传入,历史悠久。成安皮影戏用牛皮制作影人,影人造型生动,行当齐全。成安皮影戏通常配乐演出,配乐所用曲调为“四股弦”“淮调”(淮调为河南周口淮宁县的稀有剧种,属梆子腔)等,分为慢板、流水板、二板、三板、滚白、金钩挂等。所演剧目以《西游记》、《封神榜》为主,也演《劈山救母》、《铡美案》、《杨家将》、《闫英买母》等单回戏以及《司马义盗墓》之类折子戏,还演出过《红嫂》等现代戏。我国皮影戏分布广泛,遍及大江南北。以成安皮影戏为代表的冀南皮影就是河北皮影的两大流派之一。曾几何时,婚丧嫁娶之日,夜黑晚饭之后,锣鼓喧天、荧幕辉煌的皮影戏,成为了人们闲暇时光获取精神营养、消遣娱乐的重要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上个世纪的60年代初,是成安皮影的最盛时期。过去成安有西姚堡、丁庄、北漳等多地的几十个皮影戏班。现在丁庄留有清末民初时的皮影,北漳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皮影,安重村既有传统皮影又有新刻制的皮影。虽然有好几个皮影戏班一直能组班演出,但由于种种原因,成安皮影之后几十年来总体是每况愈下。
 
  2006年,成安皮影戏与肥乡、磁县、魏县、馆陶等县皮影一起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冀南皮影”,并申报成功两个国家级传承人——傅希贤(成安北漳班成员)和申国瑞(成安西姚堡班成员)。2008年成安皮影西姚堡剧团受邀,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协办城市秦皇岛进行的迎奥运文艺汇演,演出了二十多天,受到广泛欢迎。根据国家文化和教育部门“非遗进校园”的要求,皮影戏传承人到学生的身边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师生和家长的欢迎,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上级领导赞扬。为了使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以很好地传承,工作人员做了大量的抢救性工作,采录老艺人的口述,整理了十多部皮影剧本,保存下来。
 
  (二)省级项目7项
 
  1、长洪拳
 
  成安县处冀南平原,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古老的漳河滋润着广阔肥沃的土地,孕育着两岸一代代勤劳的人们,武术文化浓郁。
 
  长洪拳是当地流行的一项非常独特的传统武术项目,它的具体起源已无法考查,据说始祖二郎神曾是此拳创始者,并将此拳相传,但此拳并非二郎拳,却有与二郎拳相似之处。清朝年间,由一位高人传于吴家疃侯老明,而后侯老明将长洪拳武学传于漳河店王氏家庭的直亲王老会(称二先生),流传王氏家庭至今约180年,传世七代贡奉敬养二郎神为祖,它的第六代传人王绍廷将长洪拳完整无损的保留了下来。 
 
  长洪拳以拳术为主,是中国拳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区别于洪拳,但又具备洪拳的某些特点,共分24式,除徒手拳外它还使用一些武器如单刀、双刀、单鞭、双鞭、九节鞭、双拐、双钩、绳镖等。长洪拳吸收其它兄弟拳术的某些特征又独具自己的基本特色,它有长拳的大方流畅,却与洪拳相反。洪拳讲究舍身不舍步,而长洪拳讲究舍步不舍身,有着内家拳的修气养之功,也有着外家拳的钢强快猛之长,即“内练精气神,外练手眼身”,主张“内外兼修”,内界人也曾说长洪拳是太极拳的前身,但考证不足,未有取论。
 
  长洪拳在民间武术这一领域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不但提倡强身壮体,防卫护生,也将古老的传统文化及美好的思想品德流传于人,但这一优秀遗产在全国已非常少见,处于严重濒危状态。目前,成安县建立了精英武术学校,把漳河店建成长洪拳发展基地。
 
  2、坠子戏
 
  成安县姜营村位于成安县城东南方向,属漳河店镇所辖。该村“邯郸青年坠子剧团”是一个很有影响,曲艺团体。该团最早奠基艺人为田文青(艺名田园周)。15岁时在魏县马村跟一个叫“老有的”艺人学艺,后来,自己组班在成安、魏县、大名、肥乡、临漳等地演出。
 
  成安坠子剧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艺术特点和清晰的传承关系,是成安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坠子剧主要由演员、乐队、舞台组成。主要演出剧种为河南坠子和洛阳曲子,说唱兼有。行当也分生、旦、净、末、丑。演出的主要剧目有《大破孟州》、《金球记》、《包公案》、《刘公案》等。
 
  成安坠子剧是传承方式主要为家传,但不是单纯的“家庭式”组合,演员除家庭成员外,还外聘了家庭外有成就的演员,充实了演出团体的力量。因此也发展这个濒危的传统曲艺形式。
 
  成安坠子剧演出曲调高亢、粗犷、质朴、健朗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特征。演出唱词、对白既保持了传统语言的精华又吸收了民间的口语,具有造型艺术和说唱艺术于一体的特征。
 
  由于经济利益和其它的原因,这一优秀艺术形式后继乏人,使许多技艺相继失传,一些老艺人渐渐去世,使这一项目愈加式微,亟需抢救和保护。
 
  3、落子
 
  成安县地处河北省南部,临近鲁、豫、晋三省。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成安戏剧事业迅速发展,极早走向繁荣。县内流行剧种颇多,有豫剧、曲剧、平调、怀调、京剧、四股弦等十余种,而在群众中最有影响的当数本地落子腔。这是流行在成安,并广泛传播于临漳、魏县、广平、肥乡、邯郸一带的地方戏剧种类。成安落子曲调比较简单,易唱易学,很为农民群众喜爱。
 
  成安落子也叫成安乐子,属沙东落子体系,与武安落子是一脉相承的。据史料记载:流行于冀南的落子红,有两大流派,以邯郸为中心,古漳河以西的称武安落子,也叫沙西落子,古漳河以东的称沙东落子。成安落子以豫北梆子腔为基础,又取平调、怀调优秀唱腔为基本韵律,吸取河北梆子打击乐高亢嘹亮的特点,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剧种。
 
  成安落子于清同治年间初步形成,成安民间艺人融入成安方言口语,唱词在冀南民歌的基础上,增加了故事情节,吸取豫东调豪放、健快特点,并移植了外地剧种表演形式。其唱腔优美,长于叙事、抒情,板式有10余个,曲牌有20余套。表演具有载歌载舞、轻松活泼、矫健明快的风格;唱词朴实、通俗,地方气息浓厚。传统剧目有《端花》、《卖宝童》等,深受地方群众欢迎。
 
  成安落子在成安有着繁荣的过去。秦家营、北渚、漳河店、北漳、洛疃、徐村、闫村、大姚堡等村都曾有完整落子剧团。各个剧团相互交流,共同切磋演唱技艺,演出红红火火。现在,成安落子虽已失去过去的繁华,但现存的落子剧团和老一代民间艺人仍在演出和传授技艺。落子艺人们满怀信心地盼望她的复兴,到了我们真正保护这项优秀文化遗产的时候了。
 
  4、抬五龙
 
  成安县在漳河故道辽阔的冀南冲积平原上,成安县西商城村有座古庙,名曰:“五龙爷庙”。它建筑精致,体态完整,结构合理,红砖绿瓦,古朴壮观。西商城村在这里举行的一年一度的“抬五龙爷”活动已有四百七十余年历史。
 
  “抬五龙爷”是一项传承已久、影响深远的民俗活动。这项活动,是为纪念一个惩恶扬善的“五龙爷”,是以供奉“龙”为主,提倡孝道、祈福求安而举行的。它是中国“龙”文化的一种延伸。
 
  祭祀活动一共为三天。具体活动过程为:
 
  每年农历四月十七为“请爷日”。这天,从晚七点起,从村西北角“冷雨黑风口"举行盛大的“抬爷”活动请五龙爷回宫。一路上旌旗、鼓号、车辇簇拥着五龙爷的大轿,路旁烛光香火,祭祀不断,万人空巷,声势浩大。
 
  农历四月十八为“道法交流日”。这天,来自各方的道友相互交流,推行善事;商贾云集,生意红火;花会表演,气氛热烈。形成盛大的活动空间。
 
  农历四月十九为“送爷日”。这天是五龙爷的诞辰之日,各方香客和西商城村民举行盛大的祭奠活动。午后,浩浩荡荡的几个方阵送五龙爷回宫。
 
  西商城人继承传统祭祀方式,年年搭台唱戏、上供祭祀。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个个燃烛上香,焚纸化灰,举行隆重的群众性祭典仪式,形成了自发的固定集会,成为群众广泛参与,以娱神、育人为内容,以歌舞、鼓乐、祭祀为载体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这项活动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固定活动方式,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空间。
 
  5、泥塑
 
  成安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境内有邯大、成马、成肥、成临等公路,西距京深铁路仅8.2公里,交通便利。
 
  成安与其它许多长期处于农耕文明的地方一样,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极深,而信神礼神就是其中重要内容,因而这里每一个村落都有大大小小的庙宇,有了庙宇就得有神像,于是以泥塑神像为具体表现形式的成安民间泥塑就产生了。
 
  以池增银、何双林为代表的成安泥塑,广泛吸收民间审美元素,反映民间审美需求,因而在很长的时间里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
 
  1.成安民间泥塑用料简易。禾、谷、草、胶泥、水泥、颜料、漆等都是易寻易买之物品;其用具铁锹、刀子等都是农家常用的东西,因而工作准备不复杂。
 
  2.表现力较强。主要有三:一、人物取自神话或传说,因而想象空间较大,泥塑师们可用各种方法对人物进行表现,如艳丽的色彩;二、人物造型丰富多彩,富有魅力,如玉皇大帝的威严,哼哈二将的狰狞,观世音的慈祥平和等,通过他们的姿势、动作、表情细致入微地展现了出来;三、群体的威力。许多大些庙宇都不是对单一神像的展示,而是结组展现:如玉皇和群臣、观音与童子、关公与周仓等,通过烘托、对比、整体气势等达到各种理想效果。
 
  3.贴近民间文化与群众生活。民间文化中神话传说与家庭宗族都是很重要的内容,因而供玉皇、土地求平安、丰收,供观世音求多子多福顺理成章,这正是成安泥塑大显身手的地方。
 
  成安泥塑影响了周围的许多县,它的艺术、历史、学术和经济价值都较明显,成安县政府正在努力改变它的濒危状态,使这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流传下来。
 
  6、成安烙画
 
  成安县位于广袤的华北大平原上,所处的冀南属古燕赵大地,历来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成安烙画就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
 
  河北烙画由来已久,但主要集中在北部,而在河北南部,成安烙画就如一颗艺术明珠,熠熠生辉。
 
  成安烙画作者众多,如王海、李成钢、李晶、宋琪、韩永杰等。他们的烙画作品取材广泛,风格粗犷,作品往往表现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所作动物、植物无不栩栩如生。所用工具主有电烙铁、铁条、铅笔等。作画时先用铅笔精心起底稿,再用电烙铁的尖、边、面等按底稿烫出一幅幅精妙的烙画作品,烙烫时的轻重缓急等技术的运用是否到位是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成功的烙画作品构图巧妙而刻画精细,独具观赏价值。
 
  成安烙画用材简单,通常使用三合板为基本材料,也有在其它材料如葫芦上进行创作的。斑寅斋的王海就是一个掌握高超葫芦烙画技艺的民间工艺美术家。
 
  在成安众多掌握烙画技艺的人中,王海是较为突出的一个。他1954年出生,16岁学画人物,后转向动物画并尤善画虎。1985年王海受家具烙画启发开始研究自己的烙画技法,开始使用三合板为主要材料。后来,王海又钻研在葫芦上烙画。他的以虎为主题的葫芦烙画,比起原来的三合板烙画,技艺更加精彩、复杂,而且形神兼备,于方寸之间现出万千气象。王海的葫芦烙画成为成安艺术界的独特风景。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成安烙画有着多重价值,这不仅体现在它的独特艺术观赏性和工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上,同样还在它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
 
  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成安烙画并没能形成真正的经济收入,尽管烙画艺人把技艺传授给了子女,有的还曾受邀进学校教授过烙画技艺,但这一艺术形式始终处于濒危状况。成安烙画技艺的传承也急需更广泛地开展。有关部门正筹集资金,予以抢救。
 
  7、二祖文化庙会
 
  成安县紧邻邯郸市,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汇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成安县面积481.5平方公里,辖四镇五乡,234个行政村,人口约40万。
 
  成安历史悠久,文明昌盛。因为,中国的禅宗先祖——二祖慧可弘法传道于此,又在这里圆寂与安放佛骨,所以,成安这片厚土与禅宗文化结下了深厚的因缘。在佛骨安葬地二祖村一带和相关活动地,形成的大规模的具备纪念意义和大型民俗活动并存的,盛大的文化庙会活动,并世世代代传承下来。
 
  二祖文化庙会,二祖庙会就是为了纪念先哲二祖慧可而形成一种传统文化庙会。它在发展过程中已经脱离了简单的宗教意义,经历一个再创造的本土化过程,成为一个与民间经济文化相融合,与人民大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大型庙会。它逐渐产生了许多具有本土特色的民俗文化,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中国民间习俗文化的集中体现。
 
  二祖庙会就是以二祖村为主,辐射二祖寺、匡教寺等的大规模的民间集会。这种集市庙会每年分三次,即每年农历正月十六、三月十三和六月十三。虽然每个时期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包含了以下的主要内容:
 
  二祖庙会是人民群众传播多种文化艺术活动和商贸活动的平台。庙会包含了各种商业活动、书画艺术展示,各种演艺活动、民间花会活动和其它一些举办的相关仪式。它是技能活动的传授所,思想意识的交流地。
 
  二祖文化庙会的规模使之形成远近闻名,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而存在具有广泛社会影响。这个庙会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众多信息,这些信息表现了二祖人民独特的生存状态即这一带人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进而成为一种深刻和广泛的经济文化形式。它所包含的思想意识现在已传播影响到东亚、南亚、欧美等世界各地,并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是,作为禅宗文化和二祖庙会的重要发祥地二祖寺院却荒废多年,使这种文化形式几经濒危。成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已将禅宗文化所属内容列入四大文化工程之一,正在原址上兴建相关设施,扩大二祖文化庙会的规模,使之形成远近闻名的综合性庙会,着力打造庙会文化品牌,努力拯救这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三)市级项目15项
 
  1、豆瓣酱制作技艺
 
  豆瓣酱是民间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使用范围很广,特别是在成安农村。制作豆瓣酱在成安农村已有很久的历史,具体起于何时,现在已无法考证。
 
  成安豆瓣酱的制作技艺,是祖祖辈辈代代传下来的,它的历史各种文献里也没有具体记载,但作为民间食品的主要调味料,从老一代人的言谈中我们了解到,它至少有二百年以上的历史。
 
  豆瓣酱的制作,作为农家的一种手工技艺,它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基本步骤为:
 
  一、精选优质大豆或是黑豆作为原料,并准备花椒、茴香、食盐等配料。
 
  二、将大豆(或黑豆)泡胀后去皮。
 
  三、用锅蒸或者煮熟后加上面粉或麸皮。然后用模子做成块状或拍成饼状,放在30°C左右的地方发酵,生出黄菌后降温晾干或晒干。
 
  四、将酱饼弄碎,加水和盐并各种佐料,放入缸或大瓷盆密封或曝晒,每周搅拌一两次。三十天即可成酱食用。
 
  豆瓣酱有很高的调味价值和营养价值,而且它影响了一代代人的食品调味方式和生活习性。它被广泛应用于蒸煮炖炒等,在冀南特别是成安一带使用较为普遍。
 
  随着社会的发展,食品的调味料品种越来越丰富,各种其它原料制作的酱油和酱品的加入,使豆瓣酱使用的范围逐渐缩小。而熟悉豆瓣酱制作工艺的人越来越少,这种优秀的民间传统调料及它的制作工艺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濒临消亡。
 
  2、祖述堂传统中医妇科
 
  成安县祖述堂乃中医药世家,以治疗妇科病和各种疑难杂症见长。它源远流长,技艺精湛,享誉八方。
 
  成安祖述堂位于成安县城内,其医术世代传承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若自祖述堂在其发源地永年的发端算起,则有六百多年的悠久历史了。
 
  相传明成祖朱棣为填补河北一代因战乱而急剧减少的人口从山西等地迁来大批移民,祖述堂的始祖——一位姓张的郎中也在这次大移民中告别老家山西来到河北的永年。
 
  张郎中医术精湛,名声渐远。有次一位朝廷的押粮官肚鼓腹胀闻名前来求治,恰见张郎中救起一个已经假死入棺的产妇,佩服莫名。而后押粮官的病也被张郎中随手治好,押粮官回京后便将张郎中之名传入京城,张郎中随之被召去做御医。
 
  张郎中几十年的御医生涯中接触大量医学典籍,他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钻研出大量妙药良方,并把它们传给自己的后代。清朝光绪年,张郎中的十四世孙张吉林将祖辈口传心授的医药良方加以总结,并把自家堂号取名为“祖述堂”。祖述堂的医药涉及甚广,诸如腰痛、胳膊腿疼、浑身肿胀、关节炎等,尤以治疗妇科孕产诸病闻名远近。
 
  而后,张吉林的子孙们继承了祖述堂的事业,将其医药绝技带到各地,发扬光大。成安祖述堂医药就是从张吉林的传人张信手中传下来的。自其来到成安一百多年,祖述堂的传承从未中断。现在,祖述堂坐堂医师张民生是不知克服了多少疑难杂症,救治了多少病人,将这一医术传承下来。
 
  而今,科学促进了西医空前的发展,中医药普遍式微。祖述堂的医药绝艺作为中医药优秀组成部分,急需保护和开发。
 
  3、成安根雕
 
  根雕作为美术的一种,又被称为“根的艺术”或“根艺”,它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即所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
 
  成安根雕的制作一般可分脱脂处理、去皮清洗、脱水干燥、定型、精加工、配淬、着色上漆、命名等八个步骤。在根雕创作中,应尽量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只在少部分地方进行人工修饰。但根艺创作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好的作品,从选材、造型、构思和制作,直到命名,需历时一年半载,甚至更长时间方可完成。
 
  在成安众多根雕从业者中,李红卫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李红卫根雕项目位于成安县商城镇。他的根雕的根材造型的选择标准可概括为“稀、奇、古、怪”四种类型,此类素材在自然界极为难得。而根艺创作的构思,必须着眼于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之形,溢自然之美,而一切人为艺术的再创造的痕迹需藏于不露之中。构思中应对根材作多角度的全面观察,反复揣摩,依形度势,深思熟虑后方能定型。
 
  4、民间绘画
 
  成安始建于春秋,得名于北齐。千年历史积淀,文化底蕴深厚。隋朝时,佛教大乘禅宗第二代祖师、中国佛教禅宗第一人慧可,曾在成安讲经说法,留下了元符寺、说法台、二祖塔等圣迹佛踪。唐朝大诗人李白游成安洪波台,如椽巨笔写下了“阴风南飞燕,传闻至此回”的千古不朽诗篇.
 
  成安,这块沃土哺育了芸芸众生,曾涌现出无数文人墨客,现代著名画家,原北京画院院长王雪涛,著名电影美术大师秦威,音乐家王玉西,《水浒传》、《三国演义》导演张绍林、鲁迅文学奖史上最年轻的报告文学作家李春雷都出生于成安,为成安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民间绘画在成安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乔腾甫、池录、王廷佐、刘焕云、王相臣、史桂都是成安早期的民间画作家。艳丽、润泽的色彩,古拙、夸张、饱满、个性化的绘画技法,纯正的乡土气息,独到的工艺使得成安年画艺术在我国绘画界独树一帜。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术风格。
 
  成安民间绘画根植于农村,反映的是农村清新优美的田园风光,是农民劳动收获的喜悦,是火热生活的写照。它质朴纯真、立意新颖据有丰富的表现力和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研究价值。对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陶冶情操、鼓舞精神、提高素质、丰富和完善中国民间美术发展史具有重大意义。
 
  成安民间绘画通常使用的是梅、兰、竹、菊、松鹤延年、牡丹、虎、鹰、山水等具有民间特色的题材;手法色彩单纯明快,线条简洁有力;成安民间绘画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人们,无可厚非的在中国现代文化殿堂里占居了一席之地,它也是成安县文化史上辉煌的一页。
 
  成安民间画家霍凤杰、于士俊、温士林等人多次参加全国各地国家博览会和民俗展会,传播、交流本地的文化特色。并在文化部、中国美协、河北美协举办的大展中屡屡获奖。其作品先后在中国《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等全国性报刊刊登。《虎啸风声远》、《战无不胜》在全国书画展中获银奖,并在天津杨柳书画社出版。中国文联、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电视台等部门也收藏了他的作品。
 
  霍凤杰、于士俊、温士林这些民间艺人为将这一“绝技”传承下去,把绘画技艺发展起来。他们开办了民间画学习班,并聘请知名画家任教,指导创作。外来画院的学生们也纷纷到这里学习,这些青年画家,从成安民间绘画中汲取营养,同时,也给这古老独特的艺术形式注入勃勃生机,成安民间画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迅速地形成了一支200多人的本土农民画家队伍。创作优秀作品2800余幅,在国外发表和展出110多幅,在国家级展览和发表40余幅,在省级展览400余幅,在省级报刊发表100余幅,荣获国际、国家、省级奖项360多件。
 
  5、二祖慧可传说
 
  佛教传入中国已近两千年了,佛教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而禅宗,则是中国内地流传最广、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禅宗由达摩初创,被尊为初祖,但他是印度人。他把衣钵传给慧可,慧可成为禅宗的首位中国籍“掌门人”,为禅宗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正如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说:“慧可大师才是中国禅宗第一人”,“是中国禅宗的初祖”。
 
  慧可,俗姓姬,名光,虎牢(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人。唐《宝林传》中说他自幼天资聪慧,十五六岁便遍读儒家经典,成为一名著名儒生。但因南北朝时政治黑暗,实行从“士族”中录用官员的制度,一般人很难踏上仕途。姬光在苦闷中走进佛教,他读佛经,感到怡然自得,遂到洛阳香山寺出家为僧,取法名神光。北魏孝昌三年,听说天竺高僧菩提达摩前来东土弘传大乘禅宗,他便辗转到嵩山少林寺,拜师求法。为了求得禅宗的真谛,他在一个寒冷的雪夜前去向达摩求教,适逢达摩入定,他便在门外立等,直至雪拥膝盖。当达摩对他的动机表示怀疑时,他毅然用刀砍断自己的左臂,以示诚心。达摩十分感动,称赞说:“一真之法尽可有矣!”遂为之改法名慧可,把他收为入室弟子。后来,又把禅宗的传承信物———衣钵法器传给慧可,慧可遂成为禅宗的第二代祖师。
 
  二祖慧可为了将禅宗思想发扬光大,四处讲经传法,历尽磨难,先后辗转成安三十余年。北周武帝实行灭佛措施,慧可率众僧保护少林寺,又背负珍贵经卷至陈国太湖左县深山之中。
 
  隋朝统一后,二祖慧可大师不顾100余岁的高龄,北上弘法,再次来到邺地成安县匡教寺讲经,寺内为之筑说法台。据《宝林传》和明万历《成安县志》记载,二祖富有魅力的演讲,精妙的大乘禅理,深深地吸引了众人,“听者林集”。民间还传说,因二祖讲经讲得好,灵感佛地,说法台前的一池莲藕竟在早春开出了鲜花。当时寺内一位名叫辩和的老僧对二祖慧可的声望非常不满、进而恼羞成怒,竟到县令翟仲侃那里诬告二祖。他们便捏造罪名,将二祖迫害至死,并将遗体投入河中。民间传说,慧可从水里漂出,盘腿打坐,双目微闭,安详如生,逆流而上十八里到芦村今成安二祖村以北,被葬在那里。唐朝时,唐太宗李世民有感于少林寺和尚救驾有功、封赏寺僧时听说二祖慧可的遭遇便钦命大臣尉迟敬德监修、并赐名二祖寺,建二祖灵骨塔,以示纪念,历史上该寺先后更名为二祖禅寺、广慈禅院、元符寺等。这里形成的村落也称为二祖村。               
 
  关于慧可在佛教史中的地位,公认是禅宗的二祖,为中国禅思想真正的实践者,也可以这样说,慧可虽不是中国禅宗的开山,但慧可把印度佛法教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并形成中国的禅宗文化。使佛教彻底的中国化,成为适合中国士大夫与百姓口味的中国佛教,这是慧可对中国文化最伟大的贡献。
 
  深厚的禅宗文化底蕴造就了成安在禅宗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因此,在成安匡教寺、元符寺形成了流传久远、颇具规模的富有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特色的庙会和祭祀活动。每年都有当地、国内各省和世界各地专程赶来二祖说法、安葬之地匡教寺、元符寺朝拜的佛教信众,使得成安成为了禅宗信仰者的圣地
 
  6、剪纸
 
  剪纸始于汉代,发展于西晋,到了宋代趋于成熟。成安剪纸主要流传于民间,具体传入时间已无从考察,但剪纸作为窗花曾遍布成安城乡,这是不争的事实。
 
  成安剪纸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每逢春节、婚典、喜庆日子,人们常剪出窗花、双喜字、福字、炕沿花边,贴于各处烘托气氛。丧葬时用白、兰、黑、银、黄等色纸剪图案花边来装饰丧葬用品。
 
  成安剪纸的创作题材很丰富,大都取材于富贵吉祥、喜庆美好的内容,如《狮子滚绣球》、《松鼠葡萄》、《鱼拱莲》、《扣碗花》、《花篮》等窗花,还剪大幅的如《五谷丰登》、《连年有余》、《春牛图》等,经装裱后张贴、悬挂。
 
  成安会剪纸的人很多,著名的有杨桂荣、秦素英、朱王氏等人。
 
  成安剪纸的代表人物北漳村的杨桂荣,自幼喜爱剪纸,虽年事已高,仍每日操剪。2005年在邯郸市举办的民间艺术节上她展出了多幅作品,并当场进行剪纸表演,将作品赠与观众,深受大家的欢迎。她的一套《邯郸成语典故》作品被邯郸博物馆收藏。2006年6月,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她在县文化馆举办了“杨桂荣剪纸艺术作品展”。
 
  我国著名音乐家王玉西的夫人秦素英就出生在成安农村,她也是著名剪纸艺人,1993年,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她的剪纸《民间花卉窗花》。
 
  成安剪纸由于种种原因,逐渐趋于濒危,现正予抢救。
 
  7、手工书画装裱技艺
 
  成安地处冀南平原,它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在这深厚文化积淀底蕴上的滋长起来的民间艺术尤其显得令人注目,民间传统装裱便是这民间传统手工技艺中的一支奇葩。
 
  成安手工书画装裱主要一脉在吴家疃。据著名民间手工装裱艺人王仲之子王树生介绍,该村装裱源于清代,具体年代由于老一代装裱艺人均已故去,已无法考查,据说先期装裱比较简单,裱被一些如杨柳青年画、木板画和民间手工会画。成批生产在城乡集市上销售,而后也就逐渐精妙,这之间装裱匠们不断摸索,研究探索出一条日已发展的路子,形成一定规模。但吴家疃画业社,影响了周边县甚至河南、山东等省到后来一些名家书画也都送到这里装裱。后来由于时代的变迁,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吴家疃装裱仅剩王仲一家。王仲老人去世后,其长子王树生继承父业,但随着新的装裱业的兴起,地处偏僻的吴家疃装裱也逐渐衰落下去。
 
  另一支是北街史家手工装裱现在还在营业。
 
  成安县吴家疃和北街的装裱技艺一百多年来发展形成了以下基本特征和重要价值:
 
  (1)纯粹民间工艺,吴家疃和北街装裱采用民间特有的工艺流程,从制糊、托片、拼接、方裁、裱褙、上挣、安天地杆都用自己的方法。
 
  (2)鲜明的民间情调,这体现在装裱配色上,这里的装裱特别爱用对比色调,使画芯与装裱配的边料形成强烈的反差。形成鲜明的民间特点和朴实的装裱风格。
 
  (3)装裱范围广阔,吴家疃和北街装裱不但宣纸制做的作品,还装裱印制品、布品及其它类作品。
 
  (4)这里装裱最早是裱年画和木板画及手工白纸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5)这里装裱传播于广大城乡曾形成群落具广泛的群众性特征。
 
  (6)这里装裱不同于京裱和苏杭两地的装裱具有区域特征。它的重要价值在于农民装裱这一鲜明特色,并且基本保持者原汁原味,这在中国装裱领域是不多见的。保护和挖掘这一民族民间宝贵遗产,对于丰富我国装裱领域的传统技术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由于种种原因,成安县手工装裱处于严重濒危状态,成安县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已采取有力措施来保护并使它发展下去。
 
  8、 虎头鞋制作技艺
 
  成安县位于河北省南部,东边与魏县、广平县搭界,北与肥乡县、邯郸县相邻,西与磁县接壤。有少量沙丘,属广袤的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成安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土地有半胶土、两合土和部分沙地。物产以小麦、玉米、棉花、蔬菜、水果等,近年来发展了草莓生产。
 
  成安共有9个乡镇和两个新建工业区,每个乡镇都蕴藏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待去保护开发。成安境内有邯大、成马、成肥、成临等公路,西距京深铁路公8.2公里。
 
  成安县过去以农业,现在,发展了工业化生产,形成了工、农并重经济环境。工业额度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也带动了文化的复兴,各种文化形式逐渐发展起来。古代为给幼儿辟邪祈福而制作,作为中华传统特色文化而传承了下来。用各色布料作鞋面,制成面貌各异的幼儿鞋(一般造型为虎)以及虎头帽。
 
  其造型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并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民俗文化价值。
 
  9、成安说书
 
  成安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地,地处华北平原,古黄河、漳河曾流经这里。黄河穿流,漳水奔泻,滏水纵横,形成了漳河流域文明区域,成为商民族的发祥地和人类文化的摇篮。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成安县活跃着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曲艺表演形式——成安说书。成安的说书队以河北省邯郸南部为活动中心,表演范围遍及周边(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的数十个县市。无论是宽广的平原,还是山沟山寨都留下了他们勤劳的足迹。
 
  民国时期,北渚村的王和章是远近闻名的坠子艺人。郭坊村的坠胡艺人杨德明和演员周凤箫、董凤玲,唱腔优美动听,声音宏亮,表演细腻传神,而且周凤箫、董凤玲在演出时还身着旗袍,面部化妆,深受群众的欢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内坠子艺人多达40余名,主要分布在姜营、河东、河西、闫村、北渚、大堤西、沙河等村。并出现了姜雨龙全家,王国荣全家,高书堂全家等家庭坠子班。他们演唱水平很高,在本县及相邻各县很有名气。高瑞玲、王振邦、宋连廷、马银山、袁海云、李桂梅等经常走城串乡,活动在冀南周边各县,成为扬名各地的坠子艺人。
 
  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坠子班到各县演出都是占用农家大院进行售票演出。之后,由售票改为包场。80年代以来,或逢集市、庙会、过年过节、开张喜庆,由村民集资包场;或由某户在红白喜事期间请来演唱。一般以3—5个人为一组,由一个伴奏,其他人为演员。伴奏者兼拉坠胡、打脚梆(即将木鱼固定在桌腿上,以细绳带动梆槌,绳子一端套在脚上即可)。演员左手打简板,右手拿鼓槌,开场时演员打小鼓。如唱对口,则另一位演员打单钗,配合坠胡奏出的曲牌,打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清脆悦耳的节奏。说书者,所用道具很简单,一块惊堂木,一把折扇而已,唱坠子说书的唱腔优美,吐字清晰,口齿伶俐,刻画人物细致生动,情节交待脉络清楚为佳,紧紧抓住观众,使听者如痴如醉欲罢不能,欲退不忍。
 
  成安说书接近失传,处于严重的濒危状态,已经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我们需要及时地抢救和保护,使这项优秀的地方曲艺后继有人,发扬光大。
 
  10、姜营小曲
 
  在成安县姜营村流传的姜营民间小曲,是成安民族的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流传至今有180年历史,它存在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清晰的传承关系,是成安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项目。
 
  成安姜营民间小曲,是成安姜营一带在劳动和生活中自编自创小调,它反映当地劳动人民艰苦的劳动和艰难的生活状况,也有表现苦中作乐和生活的内容,我们整理的内容有它的发生发展的历史,它的传承和关系,它的基本唱段词谱及基本特征和主要价值。伴奏乐器主要有:扬琴、四股弦、二胡、梆子、盘子等。
 
  主要作品有:《十朵花》、《两头忙》、《十杯酒》、《放风筝》、《上工》、《走娘家》、《送情郎》、《王大娘探病》等
 
  成安姜营民间小曲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
 
  一、姜营民间小曲产生于本乡本土,是劳动人民在劳动和生活自己创作流传下来,并用于谋生手段,具有反映自己思想感情的特征。
 
  二、姜营民间小曲产生于民间,流传民间,词曲简短易唱,具有简洁、明快的特征。
 
  三、姜营民间小曲表现农村农民的思想,并在乡村间传唱,具有曲调易唱,歌词通俗易懂的特征。
 
  四、姜营民间小曲唱起来流畅、优美,有表达自己质朴情感的特征。
 
  五、成安姜营民间小曲基本只流传成安姜营一带,所以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
 
  成安姜营民间小曲具有以下几点价值:
 
  一、学术价值。成安姜营民间小曲产生于民间,特别是产生于较为偏僻的乡下,带有非常浓厚的民间气息,曲子的内容反映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状况和生活情趣,并有很强的地域特点,这对于我们研究赵文化的民间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小曲来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了解民间艺术与现实的紧密联系。
 
  二、艺术价值。成安姜营民间小曲也体现在“民间味”中,它的歌词直白、朴实,很多都是以“大实话”的形式出现的,往往直抒胸意,其描写也是白描形式,充分表现民间那种质朴情感,歌词表现内容也丰富多彩,如表现劳动的《四辈上工》,表现娱乐的《放风筝》,表现亲情的《王大娘探病》,表现生活情趣的《小秃闹房》等,小调的曲谱也较简练,曲调优美、流畅,但也不乏苍凉、幽怨之感,充分体现民族的民间小曲的基本特色,具有了很强的艺术价值。
 
  三、社会历史价值。成安姜营民间小曲表现了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特定人们思想感情和生活情况,通过研究这样的民间小调,可以研究当时社会历史和当时的生活状况。这对我们认识社会变化和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社会现实对人们思想感情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意义。
 
  由于成安姜营民间小曲是在特定历史环境,大都是做为谋生手段流传下来的,随着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革,人们不再利用这些小曲来维持生计,再加上它的流传范围又非常狭小,又受到现实中丰富强大的现代文化的冲击,一些老艺人又大都故去,所以姜营民间小曲几乎失传,处于严重的濒危状态,需要及时的抢救和保护。
 
  11、程式铁艺
 
  程氏铁艺历史悠久、技术精湛、有口皆碑、远近闻名,能够打造各种用具,并且有祖传绝活,程氏打造技术是成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典范。
 
  程氏铁艺产生于河北成安县,但它的影响波及河北省南部和相邻的山西、河南、山东等省的部分地区。
 
  程氏打造各种铁具有:菜刀、锄板、宰猪刀、劈刀、羊刀、斧子、镰刀等。所打器具都经久耐用,应心得手,得到用户的好评。
 
  打造的菜刀,切肉如泥,用刀砍柴不卷刃,耐用,方圆百里都乐意用程氏菜刀。
 
  锄板:锄地省力,使用时间长,不偏脸,不沾泥,遇水不生锈,对农业生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宰猪刀:经久耐用,有宰猪不沾血的美誉。
 
  劈刀:刀口锋利,切肉油而不腻,不卷刃,切肉如泥,劈柴如肉的美称。
 
  羊刀:刀面薄而巧利,对于扒羊皮迎刃而解。
 
  打造斧子:钢口薄而锋利,砍劈的准确度高,是木匠的帮手。
 
  打造镰刀:远近闻名,是农民收割小麦、玉米的好用具,镰刀不卷刃,不出口子,不生锈,曾经有人把镰头磨快了剃头,相当好使。
 
  自己设计的电打铁机器:操作自如、省力、省工、效率高、精确度高,能打造各种各样的铁具。
 
  程氏铁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对社会的发展,对人民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为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但是由于经济利益和其他的原因,这一优秀项目后继乏人,现在正是需要我们认真保护这项文化遗产的时候。
 
  12、成安鼓乐
 
  成安县过去以农业为主,现在,发展了工业化生产,形成了工、农并重经济环境。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成安经济的繁荣,也带动了当地文化的复兴,各种文化形式逐渐发展起来。
 
  成安县北郎堡村位于成安县城西5公里处,紧邻成峰公路,交通非常便利。该村过去曾为公社和乡政府所在地,后经合并归商城镇管。该村人口约5000口,均为汉族,姓氏以刘、张、王、杨、李、高、赵、黄为多。
 
  北郎堡泰山庙始修于唐开元年间,历经宋元明清各朝,清道光时为地震所毁,后进行维修,1946年又毁,1994年修复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山庙道教音乐,即泰山庙祭祀上香音乐。演奏的乐队被称为神鼓队,为一支由十多人组成的神乐队,其中有领鼓和锣鼓手等;所用乐器主要有鼓(扁鼓)、锣、钹。其组成部分为六套“套鼓”、五套“架鼓”。上香时鼓声、锣声、钹声按节奏奏响,气氛肃穆、庄严,突出了道教神仙的威严。
 
  泰山庙道教音乐历史悠久,并且一直传承下来,显得特别珍贵。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它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精神生活,与他们的精神状态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因而,就民俗研究来说,其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不容忽视。
 
  泰山庙神鼓队处于不断活动的状态,但人员正在老化,后继乏人,资金短缺。建议进行抢救性保护,给予资金支持并帮助培养新生力量,以及抓紧整理挖掘乐谱防止失传。
 
  13、寇准断案传说
 
  北宋名相寇准,在历史上有着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寇准知任成安,也给成安留下许多佳话。这里选的三篇故事,都是寇准在成安时的传奇。
 
  这里选的三篇是:“眼观千家状,耳听万人言”“无字碑前断疑案”和“东门一只靴”。
 
  “眼观千家状,耳听万人言”讲的是寇准来到灾难深重的成安军,微服私访,调查研究,在掌握大量证据的基础上,巧妙断案的故事。
 
  “无字碑前断疑案”是讲寇准面对一桩桩疑难案件案件,采取的巧妙的方法,利用衙前的“无字碑”使这一桩桩疑难案件案件真相大白的事。
 
  “东门一只靴”是讲寇准破获一桩桩疑难案件案件,把成安治理得“县泰民安”,朝廷要调寇准进京审潘、杨大案,万民送别,寇准留靴为念的故事。
 
  故事流传久远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这些故事都是成安人民世世代代口头流传下来的,它丰富成安的民间文学宝库,也反映出人民盼望清明政治的理想。
 
  这些故事传说结构完整而情节生动,塑造人物形象鲜明,富有传奇色彩,所以说,它极具文学价值;
 
  传说源于历史的真实,又经历一代又一代人口头相传,使之保留下来。它补充了正史的不足,丰富历史的宝库,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历史价值明显。
 
  社会价值:故事中惩恶扬善的内容,寄寓了百姓美好的理想,它传达了人民群众盼望“清官”的迫切愿望。这些故事在法治社会的今天,仍有它宣扬正义,反对罪恶的深厚现实意义。
 
  近年来,这些民间的古老传说在经济社会开始被人们淡忘,很有逐渐消亡的趋势。
 
  鉴于它濒于失传,有关部门决定将这些故事整理成册,建立档案,并广泛宣传,使之在群众和中小学生之间流传。有条件的话要制作专题片,进行宣传、保留。
 
  14、秸秆编织
 
  杨氏秸秆编织,是杨桂荣老太太把几辈人的秸秆编织手艺总结起来,加以提高,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种民间技艺。
 
  基本内容:选择优质麦秆的茎部,经水浸泡后编成各种装饰品,如“绣球”“宫灯”“花篮”“提筐”“簸箩”等。
 
  基本特点:1、就地取材,原料可靠。2、作品精巧,观赏价值高。3、保持了民俗文化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装饰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同时也具有研究民间风俗和饰品的学术价值。
 
  这样的手艺从大众化、普遍现象逐渐成为个别现象,前景确实可忧。杨老太太正把这门手艺传给她的后人。
 
  15、面塑
 
  面塑,俗称“捏面人”。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而今大多数都已经被橡皮泥所取代。据了解,虽然面塑的制作方式比较简单,但却是一种艺术性很高的民间工艺品。
 
  成安面塑是一种传统的造型艺术。道东堡乡大堤西村的滑学文当属这方面的佼佼者,他以细小麦面和江米面为主要原料,加入适应的颜料,分别和成不同色彩的面团,用锅蒸熟后再配上适量防腐、防蛀、防干剂等。然后借助于批刀、塑刀、小剪刀、梳子、骨簪、花纹印章等工具,用手捏制成各种各样的栩栩如生的塑像。由于它制做精巧,形象逼真,逐渐形成一种富有观赏价值的艺术珍品。 
  面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更多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旨趣和技艺特色,其中包含了绘画、雕塑、刻印、装饰等诸多因素。因此,面塑既是雕塑却又超越了一般雕塑的意义,艺术价值非凡:
  民俗价值:面塑是世代相传的民俗艺术,流行在我国黄河内外、大江上下的很多地方。各地风俗习惯不同,也使得面塑的品种丰富。民俗活动的需要直接促进了面塑的发展,面塑也被赋予不同的吉祥含义,它与不同的民俗相互呼应,形成一道亮丽的民俗文化景观,在家乡长期的民俗行为和精神的熏陶中形成的民俗心理总容易被地方特征明显的艺术形式唤起心中的乡土情感。
  审美价值:面塑艺术的特点是造型完整饱满,造型略有夸张,手法简练、注重神气,淳朴敦厚、色彩艳丽,让人觉得亲切自然。面塑之美,美在其自然的材料、自然的工艺、质朴的心境。它塑造的形象是符合民俗文化心理的,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
  教育价值:面塑绝不仅是个玩赏品,它具有很强的社会教育功能。面塑艺术以其形象传达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人们可以通过面塑的孙悟空、猪八戒、白娘子、穆桂英、水浒英雄等形象给孩子讲述相关的历史故事,从而在潜移默化之间启迪孩子的智慧。
  锚点经济价值:面塑一直是一种谋生的行当,但它又属于传统的手工艺,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物,其价值有独特的地方。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面塑这种“小玩意儿” 更能显示其文化魅力。传统的面塑艺人是“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的街头艺人,很少有系统的知识,但是不可思议的是,面塑就是在这样的普通群众手中开出美 丽的花朵。那应该是一种虔诚信仰和喜庆心情的结晶。因此,面塑艺术品总是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