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安县“瓶改管”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 2025.01.03 索 引 号 : 75894217-3-0404-2011-1057
发布机构: 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 文      号:
主 题  词: 其他 主题分类: 其他

 

成安县“瓶改管”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省、市、县政府关于燃气安全工作部署和省住建厅、省发改委《关于加快推进“瓶改管”工作的通知》(冀建燃热〔2023〕2号)的工作要求,为加快推进我县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内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燃气用户改用管道天然气(以下简称“瓶改管”)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为提高我县燃气本质安全水平,促进燃气事业高质量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两个至上”根本理念的高度,切实抓好“瓶改管”工作。按照“严控增量、应改尽改”的原则,对管网覆盖范围内具备管道天然气接入条件、符合燃气相关标准规范使用瓶装燃气餐饮企业、机关企事业单位、老旧小区及高层住宅居民用户,全部纳入实施改造范围,争取年内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工作原则

严格落实省市关于加快推进“瓶改管”工作的安排部署,规范燃气企业安全运行,促进燃气行业健康发展。

(一)摸清改造底数。各乡、镇及单位对改造范围内的瓶装燃气用户数量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建立改造台账。按照重点区域、人员密集场所和实施难易程度,分清轻重缓急,科学合理制定改造计划。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幼儿园、医院等社会服务机构食堂,优先列入改造计划。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负责督促燃气公司对“瓶改管”工作的具体推进;发改局负责对餐饮行业瓶装燃气用户数量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对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瓶装燃气用户数量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教体局负责对学校、幼儿园食堂瓶装燃气用户数量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卫健局负责对医院食堂瓶装燃气用户数量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民政局负责对社会服务机构食堂瓶装燃气用户数量进行全面调查摸底;住建局负责对老旧小区及高层住宅瓶装燃气用户数量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各乡镇负责对辖区内沿街餐饮门店的瓶装燃气用户的全面调查摸底。

对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内的液化石油气居民用户完成“瓶改管”。对燃气管网覆盖范围内的所有使用液化石油气的城镇(高层住宅小区)和农村用户,进行全面排查摸底,逐户登记,并结合区域实际,详细统计辖区内城镇(含高层住宅小区)和农村液化气用户的规模、数量,明确责任部门和推进措施,各乡(镇)要依据摸排的用气户数,确保全面完成上述用户的“瓶改管”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户端安全隐患。

(二)完善支持政策。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全面考虑“瓶改管”改造任务数量、施工难易程度、燃气企业收益、改造用户资金承受能力和财政能力,制定资金支持政策。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幼儿园、医院等社会服务机构食堂,可采取“谁的孩子谁抱走”的办法,自行解决改造费用。老旧小区“瓶改管”可根据地理位置和房屋实际使用情况制定安装方案,价格根据实际情况做报价。鼓励燃气企业对餐饮服务行业根据具体地理位置、用气量多少做出相应的报价,打包推出优惠政策,全力推进“瓶改管”工作。

(三)落实气源保障。燃气主管部门督促燃气企业对拟改造和完成改造的居民和单位用户的天然气用气量逐户精准核算,造册登记,全面统计,提前向当地发展改革部门提交用气计划,按照“以气定改”的原则,在足量落实气源且签订供用气合同后再有序推进,严禁抢跑冒进。监督瓶装液化石油气企业在改造过渡期间,继续履行供气和安检义务,按照“谁供气、谁负责”的原则,确保气源安全稳定供应。

(四)严格控制增量。县住建部门对新建房屋建筑项目涉及用气需求的,应要求建设单位配套管道天然气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防止出现使用瓶装液化气用户,增加安全隐患,实施二次改造。新增的餐饮场所符合“瓶改管”条件的,应鼓励使用管道天然气。

三、组织领导

在县政府统筹协调下,发改、市场监管、应急管理、交通、消防、综合执法、城管等部门,依法依规履行监管职责,保证“瓶改管”工作顺利进行。

(一)协调组织推进全面落实属地管理和行业主体监管责任,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密切沟通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为“瓶改管”项目报批、施工等提供指导帮助,确保“瓶改管工作高效有力推进。

(二)严格工作程序。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瓶改管”工程施工验收标准。管道燃气企业要依据改造用户户内情况逐户出具相关收费标准,防止出现乱收费问题;对餐饮场所用气环境进行评估,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施工;最大限度简化报装程序,优化施工方案,缩短工期,尽量减少对用户的影响。施工期间,要做好现场安全监护,对施工区域及周边管网设施提高巡检频次,保证施工安全。及时组织竣工验收,确保安全装置安装到位、燃气具检查到位、操作人员培训到位后,才可供气。

(三)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公共媒介和微信号、视频号等自媒体,全方位、多形式宣传“瓶改管”的安全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入社区、餐饮聚集区做好政策解读,妥善解决突出问题,防止出现负面舆情炒作,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工作氛围。同时,要持续加大安全用气宣传力度,普及安全用气知识,引导燃气用户树立安全用气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养成良好用气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