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4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5.01.10 索 引 号 : 00062116-5-0304-2023-1002
发布机构: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文      号:
主 题  词: 其他 主题分类: 其他

成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成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一流队伍、建标杆单位”为工作目标,强纪律、转作风、提效能,全力保障土地供应,守好耕地红线,抓好城市规划建设,各项工作有力推进,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

政治引领提升工作新水平

1、持续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纪学习教育。我局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周一例会、专题党课等方式,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明纪知纪守纪,切实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拒腐定力,以严明的纪律筑牢政治忠诚,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2、扎实推进自然资源系统干部教育整顿活动。结合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活动,先后出台《局机关考勤管理制度》《干部激励制度》《公开选拔制度》等文件,深入开展学习教育、自查自纠、检视整治、整改提升等活动,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升,机关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干部作风纪律明显转变。

3、多措并举,政策法规宣传持续深入深入开展“惠民实践团”“1+6+N联动宣讲活动多次到分包乡镇李家疃镇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理论宣讲。利用6.25全国土地日、8.29全国测绘日、爱鸟周12.4全国宪法日等重要节点下乡进村开展普法宣传,重点面向乡镇负责人、村负责人、用地单位人员及违法用地、用林人员用好各类媒体平台持续宣传自然资源领域法规政策,巩固放大自然资源普法宣传效果。

(二)优化空间打开规划新格局

1、统筹推进县级、中心城区及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于2024年3月政府批复;中心城区详细规划已完成评估工作和单元划分;总体城市设计、六条街道更新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导则已经完成初步成果;各专项规划编制由相关部门相继推进编制

2、完成经济开发区规划,保障园区健康有序发展。成安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石墨新材料园区总体规划、商城工业区详细规划已完成初步成果编制,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区,做强产业承接平台提供规划保障

3、乡镇及村庄规划已完成阶段性成果完成8个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正在进行乡镇人大审议程序;省级片区村庄规划试点的红色小镇片区村庄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城郊融合片区村庄规划正在进行编制;按照有条件有需求编制村庄规划的原则,吴村、后长巷、行尹村3个村庄规划已完成审批高母村、曲村、北鱼口村3个试点村规划编制方案已完成

(三)多渠道做好要素保障

1高质高速,土地组卷报批有条不紊

为做好全县用地服务,保障项目尽早落地,我局积极与省厅市局沟通,全年上报卷宗17个,面积2361.14亩。其中:工业用地1030.04亩,滏阳河牤牛河缓洪工程项目406.34亩,县城道路基础设施项目263.04亩,住宅用地245.99亩,增减挂钩遗留项目整改272.94亩,解决房地产遗留问题47.99亩,交通站场用地22.65亩,卫片补办手续34.43亩,锦州—郑州成品油管道工程(成安段)26.01亩,成安道东堡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6.43亩,物流仓储用地5.29

2、落地落实,土地收储工作有序推进

2024年以来共收储土地14宗,面积378.52亩。其中工业用地304.93亩,住宅用地44.323亩,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20.49亩,仓储物流用地8.79亩。确保了土地的合理利用,有效地促进了土地市场健康规范发展。

3、尽职尽责科学做好土地供应工作

今年以来,完成土地供应28宗,面积1185.94亩。其中:出让26宗,面积1173.68亩(居住用地428.7亩,工业用地744.98亩),完成出让收入7.55亿元。在保障土地出让收入增加的同时,有效保障了依诗米、宜邦机械等重点产业项目用地需求,为我县产业项目用地提供用地保障。划拨2宗,面积12.26亩。开发区新供工业用地全部以“标准地+承诺制”模式实施供地,保障了项目用地的集约节约和有效产出。

4有序有效,土地整治工作进展顺利

1占补平衡项目推进顺利。2024年李家漳河店镇二个乡镇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基本完成,预计新增耕地约180亩。

2增减挂钩资源全面摸排。经摸排土地增减挂钩潜在后备资源,可挖潜实施原商城镇东二祖砖厂商城镇高母砖厂道东堡镇砖厂3个砖厂旧址地块约271.08亩

3补充耕地任务持续推进。市定2024年需完成900亩占补平衡任务。已完成285亩任务剩余615亩任务,已结合大占补政策要求重点挖潜,预计新增耕地721.1925亩。  

4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管控上限充足。为保障重点项目用地,解决建设项目用地报批中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不足问题。2023年之前我县完成耕地缺口恢复任务8725亩,今年完成5345亩,共计14070亩,归还两年耕地缺口任务10076亩,2025年度占补平衡指标管控上限为3994亩。

(四)守住红线工作水平上新台阶

紧紧围绕“控制当前,遏制新增”的工作思路,严格履职尽责。今年以来,共印发《耕地保护工作专报》10期,《耕地保护工作日报》9期,向乡镇移交违法线索80起,在每月对各乡镇开展10次巡查的基础上,还开展了6次集中巡查及假期巡查。

1守红线,监职责全面落实

为切实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我局采取强组织、突重点、强执法、严督办等措施扛实耕地保护责任。今年共恢复耕地8650亩,实现耕地净增加5345亩;恢复永久基本农田1905亩,实现高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326亩。

2、保持高压,推进各类卫片执法整改

1)2023年存量违法问题整改情况。共44个图斑,面积121.32亩,耕地75.73亩,基本农田29.39亩。已完成整改37个图斑,剩余7个图斑,面积22.19亩。12月底前可完成整改。

2)2024年上半年新增违法用地图斑整改情况23个图斑,面积38.63亩,耕地32.44亩,基本农田10.67亩。已完成整改22个图斑,剩余1个图斑,正在补办,目前已上报省厅,12月底前可完成整改。

3)2024年下半年新增违法用地图斑整改情况。共118个图斑,面积198.31亩,耕地138.82亩。已完成整改92个图斑,剩余26个图斑,面积66.77亩,耕地32.44亩。2025年1月20日前全部完成整改。

4)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河北省审计发现问题涉及我县38个卫片疑似违法线索监测图斑,面积171.62亩。已完成整改37个,剩余1个正在补办整改,目前已上报省厅,12月底前可完成整改。

3、源头管控,健全小产权房治理

持续加大对小产权房、违法自建房的监管力度,严格按照“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的工作机制,落实动态巡查责任制,采取定点、定人、定时方式开展巡查工作,做好巡查记录,建立健全巡查台账。对违法建设采取高压态势,严厉打击违法建设行为,将违法建设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共拆除40处,面积5000平方米。

4、规范秩序,批后监管有效实施

坚持“抓早、抓小、抓预防”工作要求,严格落实交地放样、工程验线、规划核实、开工验收、竣工验收全过程监管,严格细化批后管理责任,确保避免违法乱建行为发生。2024年共审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26个项目,其中住宅项目12个,工业及其他项目14个。2024年核实房地产及工业企业项目35家,其中房地产项目10家,工业企业项目25家。联合竣工验收6家,完成房地产遗留问题“办证难”项目规划核实6个,处理房地产及工业企业遗留问题10家,处罚违规房地产项目及工业企业项目4起,罚款约160万元。

5、疏堵结合,信访矛盾充分化解

落实分管局长、业务科室和基层人员包案责任,做到件件有回应。主动与相关执法部门及乡镇党委政府配合,建立联动机制,通过分析研判,制定化解方案,综合运用行政调解、法律援助、亲情感化等方式化解复杂信访问题。扎实做好自然资源执法监管平台、“12345”便民服务平台、上级分流转办等信访办理工作,共受理各类信访631件,解决答复631件,答复率100%。

(五)改革创新特色工作呈新亮点

1打造名片,进一步提升不动产便利度

市率先推行“二手房转移+抵押登记”关联事项网点办服务新模式,实现了转移登记、抵押登记贷款放款到卖方账户等多事项当天办结,做到了全程不见面,最大程度地减少群众跑次数,唱响“邯郸办事不用跑”品牌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精简申请材料实行不动产抵押“主债权合同和抵押合同”一张表,全部推行不动产登记证明电子化,所有抵押做到一小时办结。常态化推进改革创新,全年共办理“交地即交证”项目39个,“交房即交证”房地产项目4个,“竣工即交证”项目1个,“三证同发”6宗,标准地出让12宗。

2、积极争跑,圆满解决养老保险遗留问题

积极主动对接人社部门,争取政策支持,妥善解决了10个下属单位109名职工的养老保险遗留问题,化解6名退休职工信访问题。

(六)添绿护绿林长制责积极履行,生态建设态势向好

1、国土绿化全面优化提升

市下达我县营造林任务12000亩,其中人工造林任务1000亩,完成1500亩;森林抚育任务11000亩,完成21750亩;并全部录入造林落地上图系统。完成道东堡500亩平原绿化示范片区一个,辐射带动全县完成硬化道路绿化207.4公里,干、支、斗渠绿化49公里,绿化村庄四旁坑塘21个,城区绿化993亩。完成辛义乡屯里村省级森林乡村创建和道东堡镇西化店村、柴要村、北乡义镇吕村、商城镇秦家营村4个村绿化提升并通过省验收。

2、林长制机制建设不断深入

我县共有县级林长18名、133镇级林长和268名村级林长。各级林长坚持在责任区域内进行不定期现场巡视巡查,督导、协调、指导、推进各项林业工作落实落地。截至目前县级林长巡林53人次,乡镇级林长巡林831人次,村级林长3011人次。召开总林长会议6次,发布总林长令1份。并多次组织召开全县林长制协作部门联席会议,通过联席会议推进全县林业资源保护、发展工作。在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加挂林业工作站牌子,具体落实各乡镇林长制各项工作制度,承担造林绿化、林草技术推广和森林资源管理保护等工作职责。

3、林草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覆盖率“两率”提升工作全市排名取得了双A的成绩。完成森林督查1、2、3期图班共354块县级自查;完成林草湿荒普查工作普查图班共7784块。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成突出,今年全县未出现重大灾情。广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等林业法律法规,严厉打击林业违法行为,有效保护林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