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 2025.03.21 | 索 引 号 : | 01288557-1-0302-2020-1009 |
发布机构: | 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 文 号: | |
主 题 词: | 其他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成安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2025年工作谋划
一、2025年重点工作谋划
(一)工业经济发展方面
1.抓好工业运行分析和预测工作。紧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增速、工业投资、新增入统等重要指标,密切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指标变化情况,及时了解企业生产、运转方面存在的难题,做好应急管理工作。通过及时的分析和预测,保障工业经济平稳、高质量发展。同时做好工业运行数据报送工作,加强与市局的对接沟通。
2.抓好新的规上企业,壮大经济规模。健全完善新建投产和小升规培育库,建立同审批局、税务局和经开区、有关乡镇的协调联动推进机制。密切跟踪,动态管理,精准帮扶,做到尽早升规入统。全面完成既定任务目标。
3.继续抓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作。在继续做好组织企业家赴清华、北大等知名学府培训深造的同时,利用好本地院校资源,重点做好分行业、分层次、分需求的有针对性专题培训。分批组织企业家到国内同行业管理先进、技术领先的标杆企业观摩交流,学习先进理念,促进企业家思想升华。根据企业需求,聘请行业内顶尖专家、学者和机构,到企业现场调研,指导企业明确目标转型发展。
4.继续抓好技改项目建设、集聚增长潜力。紧紧抓住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机遇,围绕新型工业化要求,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突出抓好金泰包装、恒工精密等一批重大强链延链项目,推进企业扩规模、上档次、增效益。二是支持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开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丰富产品种类,优化产品结构,推动企业向中高端迈进。三是扎实开展企业“智改数转”行动,支持企业关键工序节点改造,打造应用场景示范,加快企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突破。重点推进卓立集团高端食品级马口铁项目、恒工精密机器人核心部件产业基地、泰荣装备智能低温罐箱制造、和盈宝废旧资源梯度利用等产业升级改造项目,推动企业向产业高端攀升。
(二)科技创新方面
1.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方面。广泛宣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相关政策、优惠措施。组织专家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政策进行详细解读,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或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专业培训。建立高企培育库,挂图作战,针对重点企业和有潜力的企业,提供一对一的辅导服务,对申报企业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及时了解企业申报进度和遇到的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出台适合成安县的详细政策,对成功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奖励,以激励企业积极申报。
2.省级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方面。一是制定详细政策,结合国家和省级政策,制定适合成安县的详细政策措施,明确申报条件、流程、奖励机制等,为企业申报提供有力支持。二是广泛宣传,通过政府网站、企业座谈会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申报政策、标准和流程,提高企业知晓率和参与度。三是组织培训,邀请专家和有经验的申报机构,定期举办申报培训班,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咨询服务。
3.加京津技术合同吸纳额。摸底调研,深入企业一线,全面了解企业与京津地区的技术合作情况,挖掘潜在的技术合同登记资源。邀请专家指导企业完善合同要素、规范合同签订环节,确保合同符合登记要求。针对企业在技术合同登记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奖励等方式,鼓励企业与京津地区企业和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4.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方面。一是出台具体政策文件,明确对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激励措施,激发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二是组织专题培训,邀请专家或中介机构,为规上工业企业提供研发经费投入归集工作的专题培训,包括政策解读、统计方法、填报技巧等。
5.做好人才引进工作。落实好人才引进九条政策,瞄准全县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依托重点企业,引进拥有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的人才和创新创业融合性人才。落实柔性人才引进机制,支持科技领军人才、高端技术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到企业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6.积极推行创新积分。积极探索推广新的企业创新积分应用场景,努力挖掘和培育一批优质科创企业,实现资金等要素向优质科创企业聚集,推动优质科创企业加快发展,抓住明年扩面契机,提前谋划,确保更多企业纳入平台。
(三)绿色发展方面
1.绿色工厂培育方面。我们将对照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落实绿色工厂梯度培育机制,完善重点企业培育库,从“专精特新”和省、市级绿色工厂企业中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2家。
2.节水型企业培育方面。按照《省、市关于开展节水型企业(园区)创建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们将从重点用水5万立方米企业中培育1-2家省、市级节水型企业。
(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
1.做好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工作。一是持续对现有企业匹配数据,组建由创新型、专精特新到小巨人的企业梯度培育库。二是建立第三方机构白名单,筛选通过率高的优质第三方公司供企业选择。三是聘请相应的专家对企业开展培训,指导企业完善相应申报条件;四是紧盯企业申报条件,及时提供帮扶指导,确保任务完成。
2.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一是助力链主企业做大做强,并通过延链、强链、补链,进一步发展壮大现有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二是研究确定特色优势产业链主企业,对其进行重点支持,同时,对相关产业链企业进行综合规划,努力培育打造新的特色产业集群。三是加大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培育。
3.做好企业服务团方面工作。按照市县统一部署,针对存在问题,进一步从三方面做好企业服务团工作。一是上下联动,协调优化服务机制。发挥“8支常设服务小分队+9个专家服务组”作用,落实属地工作责任,兜底做好企业各项服务工作。二是合力攻坚,促进惠企政策落实。要充分用好市企业流动服务团资源优势,协调联动开展好惠企政策落实专项行动,帮助企业解决金融贷款支持、申请优惠政策、引进优秀人才等实际问题,加强惠企政策宣传和兑现工作力度,确保中央及省市县相关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三是坚持需求导向,提升企业培训质效。围绕企业实际需求和帮助企业打开发展思路来开展分类别、多层次的生产经营培训,通过培训强化企业服务,帮助企业提升管理能力、增强产品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