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安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2024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5.03.24 索 引 号 : 40304122-9-0304-2011-1005
发布机构: 县 社 文      号:
主 题  词: 组织机构 主题分类: 组织机构

一年来,成安县供销社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社的正确指导下,持续深化改革,实施服务立社、流通强社战略,积极推行现代营销方式,构建全新服务格局,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全面融入乡村振兴工作大局,努力打造县、乡、村三级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全面构建覆盖县域的供销基层网点,拓展为农服务新领域,整合各类经营服务网络体系,推进农村综合服务社开展农资、日用品销售、农技培训等服务,打造优质、便捷、高效、规范的供销社综合服务平台。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站位。

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进一步筑牢思想防线改善机关作风,提高服务能力凝聚了正能量,全面提升了系统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为供销社进一步深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组织开展供销大讲堂,专家周末行等学习培训活动。加强学习业务知识,拓展认知领域,开阔学识眼界,从自身工作业务延伸到涉及供销系统工作的方方面面,提升了干部职工的自身素养,塑造了一支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本领超前的供销队伍。截止目前,我单位共组织开展供销大讲堂10次,邀请专家到县社进行学习培训6次。

(二)保障物资供应, 完善服务体系。

我县供销社全面扛起助农兴农大旗,推动全县夏收夏种夏管工作开展,从农资配送到颗粒归仓,时刻以服务群众大局为宗旨,今年上半年,带领系统各基层社共购进和销售各种农业生产资料共计2000余吨,食盐销售600余吨,基本满足全县三农生产生活资料的需求。

(三) 加大宣传力度,推进产权交易。

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拓宽服务领域,彰显供销实力。全面对接了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做到有制度、有场地、有平台的标准化,乡镇服务站覆盖率100%,村级覆盖率60%,全年农村产权交易额完成5.026亿元。并利用该交易平台,为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提供服务。

(四)转变工作理念,提高业务能力。

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全面推进土地托管(流转)和半托管服务模式,围绕耕、种、管、收、加、销等农业生产环节,针对农户差异化需求,为农户实施全天候土地托管服务,土地托管面积81859亩。在全县9个乡镇多次组织乡镇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9场次,共有种地大户300余人参加培训,推广使用有机无机化肥800多吨。

(五)加强监督检查,保障安全生产。

县供销社髙度重视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每月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每周调度安全生产工作事宜,多次对供销社社属企业资产和安全生产进行巡查,发放安全宣传资料,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台账,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基层企业,要求限期整改到位,并要求社属企业负责人对资产安全隐患的排查出情况及时汇报,排除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到位,确保系统内无安全责任事故。

(六)坚持政策引导,维护信访稳定。

1.县社系统人员多,办理1200余名合同制以上退休人员的参保登记工作,做到医保全覆盖,在“两会”期间信访稳控工作,对系统所有人员进行全面梳理,对重点信访人员实行五包一方案,层层落实,责任到人,落实每日排查报告制度,在社会敏感时期没有发生一起赴省进京上访。

(七)强抓发展机遇,健全商业体系。

全力打造县乡村三级为农服务综合平台,拓展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构建上下贯通、 横向联合,全方位、综合性的为农服务新体系,加快建设县级物流配送中心(成安县农特产电商孵化交易中心),项目占地面积 14.073 亩,项目建成后可满足当地对农产品等物品流配的需求,促进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可提供部分就业岗位,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效益的增长目前主体结构已建设完成,正在进行室内装修,计划12月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明年5月份正式投入运营。

(八)融合网络流通,发展电子商务。

优化农产品市场布局,发展直采直销网络,推进质量标准体系和品牌建设,推动农产品经营网络化、标准化、品牌化销售。成立了电商销售分公司,把具有成安特色的重点农副产品入驻京东、淘宝、拼多多、河北供销馆和抖音小店等,截止目前,全年销售红薯、贝贝南瓜、粉条、粉皮、小米、秋葵产品及农家黄豆酱等地方特色农产10000多单。

(九)坚持深化改革,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

持续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为农户提供农业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机械化作业等服务,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多次组织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管理能力,支持和引导农民建立和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如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宣传国家有关农业农村的政策法规,协助政府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全年完成了约800余台农用机械的技术升级,每台设备都加装了先进的GPS导航系统和可以实时监控机械运作状态的摄像头。这些技术的应用既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精准度,又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农田作业,降低劳动强度。

(十)借力“成语之都”,推动毛绒玩具推广销售。

积极响应邯郸市“成语之都”的文化号召,将地方文化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成安县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而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手工艺品,尤其是毛绒玩具,更是凝聚了当地匠人的智慧与心血。为此,成安县供销合作社组织了一支专业的团队,深入乡村,详细统计了县内各个毛绒玩具制造产业的现状。这不仅是对传统手工艺的一次全面梳理,更为后续的电商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充分利用邯郸市“成语之都”的品牌效应,结合成安县的地方特色,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推广成安的土特产品和手工艺品,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成安产品的知名度,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消费者的关注,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增长,提高了成安县的人均收入,让更多的村民从中受益,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