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安县财政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25.01.09 索 引 号 : 00062162-4-0304-2011-1009
发布机构: 财 政 局 文      号:
主 题  词: 财政、金融、审计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
成安县财政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财政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和法治工作重点,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依法理财能力全面提升,财政法治建设不断加强,为我县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现将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理论学习教育,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涵。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健全党领导财政法治建设的工作机制,确保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财政管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局党组带头弘扬学法用法“主旋律”,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作为党员干部培训重要内容,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2024年,局党组带头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全县会计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2次。
(二)强化法治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深入执行财政系统“八五”普法规划,严格遵守“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依据财政普法职责,制定年度财政普法责任清单,组织全体干部积极开展普法知识竞赛,确保财政普法工作持续推进。把习近平法治思想、法律法规列入党支部学习计划,依托“三会一课”,扎实开展法治财政建设工作。完善干部日常学法制度,鼓励职工参与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深度学习法律法规,提升法治意识。在执法过程中,广泛传播法律法规,推动普法教育常态化、规范化。积极运用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平台,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法治宣传节点,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法律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提升财政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水平。
(三)强化依法行政意识,有效提升财政服务水平。严格按照法定职责和权限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在财政审批、资金分配、政策执行等方面,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相关程序,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和科学性。建立健全财政监督机制,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督,严肃财经纪律。今年以来,认真组织开展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和财经纪律专项治理和财务专项检查,维护财政资金安全,有效防范了财政资金风险。同时,积极推进政务公开,2024年在网站公开财政各类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让财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持续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情况月公开制度。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音像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落实“亮证执法”,强化执法主体资格管理。做好行政执法证件换发工作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动态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全县财政系统共有23人持有行政执法证。
(四)深化财政改革,积极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实施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全面贯彻落实财政省直管县改革,逐步统一规范市与区财政收入划分,增强县级财政保障能力。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加大财政资源统筹力度,打破支出固化僵化格局,优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持续推进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修订或制定多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从制度上进一步规范专项资金管理。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持续开展重点领域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有序开展全过程成本预算绩效评审工作试点。
(五)强化法制保障机制,统筹抓好专项经费保障。不断完善行政执法经费保障机制,规范行政执法经费保障工作,县财政局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将行政执法经费、法律顾问工作经费纳入年初财政预算,实行标准化编制、规范化管理,有力提升政法部门决策、监管、服务等效能,大大提升了我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抓牢抓实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职责,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一是始终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放在中心大局,有计划、有步骤地部署法治建设重点工作。定期召开局党组会,研究财政法治建设有关重大问题,有效解决财政法治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二是定期强化学习。发挥领学带头作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做到遵法、学法、守法、用法。三是推进法治财政建设。制定《成安县财政局2024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切实将普法宣传教育和依法治财工作列入财政工作议事日程。聚焦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的目标,紧盯全县经济发展的难点痛点,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法治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变。
三、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法律意识需进一步增强。当前,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还不够扎实,与财政工作的融合度不高,干部职工的普法学习不够深入,法治素养及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的积极性有待提高。法治观念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还未能全面有效,需通过创新方式提升全体人员的学法用法意识。
(二)法治工作队伍亟需加强。随着法治政府建设的深化,财政系统执法人员在法律和经济等知识储备方面面临更高要求。然而,目前尚未配置专职法治工作人员,法律专业人才短缺,法治力量与繁重的工作任务不相匹配,导致法治工作推进较为缓慢,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法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三)执法合力有待提升。财政执法往往涉及多个部门,但在实际工作中,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机制不够完善,信息共享不及时,导致执法效率低下。比如,在开展会计监督检查工作中,与审计和纪委等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配合,无法形成执法合力。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巩固法治观念,提升法治能力。一是坚持把讲政治作为立身之本,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提高财政法治建设的前瞻性,扎实提升财政法治水平。二是定期组织财政干部参加法制培训,提高其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通过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等形式,增强干部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思维习惯。三是积极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严格遵守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要求,结合财政管理工作的实际,切实推进法治政府、法治财政建设的各项任务。
(二)强化财政普法,创新普法手段。实施好2021—2025年普法规划,落实好普法责任制,结合法治宣传月、宪法宣传周和“12.4”宪法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持续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创新完善财政法治宣传教育形式,精心组织财政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着力营造依法施政、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以提高素质、规范执法为目标,持续加强对执法队伍的法律法规和执法培训,提高财政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自身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素养,巩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行政理念,构建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财政执法队伍。
(四)加强部门协作,凝聚监管合力。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密切与有关部门的业务沟通和工作协同,凝聚监管力量,提升监管效能,共同推动财政监管工作提质增效。针对日常财会监管发现的问题线索,督促有关部门对线索问题进行认真核实,对于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与有关部门进行联合督促整改,持续加强财会监督震慑力。
 
 
 
                              2024年12月23日